注册

每一块陶片,每一件工具,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


来源:信息时报

人参与 评论

“岭南印记”讲述的是人类在南中国岭南大地上留下种种印记的故事。每一块石头,每一块陶片,每一件工具,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这个展览不能给观众带来一个宝光玉致、奇珍纷呈的华丽视觉享受,但是会给观众讲述一段真实发生在岭南地区的人类过往。

龙首形鸱吻,南汉 (917年~971年),1995年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鬼脸瓦、脊瓦饰、鸱吻等建筑构件,充分显示了南汉皇宫建筑的华丽和建筑工艺水平的高超。

兽面纹青铜盉,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1974年信宜县松香厂工地出土。为迄今广东出土唯一一件,堪称青铜艺术精品。此件青铜盉也是广东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

“岭南印记”讲述的是人类在南中国岭南大地上留下种种印记的故事。每一块石头,每一块陶片,每一件工具,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这个展览不能给观众带来一个宝光玉致、奇珍纷呈的华丽视觉享受,但是会给观众讲述一段真实发生在岭南地区的人类过往。

岭南地区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粤港澳地区的考古收获一次次证实了这一点。随着九次“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四次“田野考古奖”的获得,粤、港、澳考古步入了新时代,这些考古成果既重现了岭南尘封的区域历史,又创新了考古技术与方法,特别是在水下考古,技术更是领先于全国。一批批重要遗址、窑址、沉船的陆续发掘与探讨,岭南文明发展轨迹日见清晰,历史文化内涵愈显丰厚。

正在广东省博物馆三楼展出的“岭南印记—粤港澳考古成果展”就是岭南地区考古技术与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展览以岭南地区重要考古成果为线索,整合粤港澳地区三十多家文博单位的藏品资源,分“文明曙光”、“天南重地”、“瓷路遗珍”、“走近考古”四个篇章,560件/套粤港澳三地重要文物向观众展示岭南先民衣食住行、文明轨迹,窥视恢弘的南越国宫殿、神秘的帝王陵寝以及繁荣的海上陶瓷之路,普及考古知识、考古科技手段,引领观众在欣赏粤港澳出土文物中感受岭南历史之悠久、文化之璀璨。

展览将延续到3月28日,在此期间,广东省博物馆特别邀请来自北京和粤港澳三地的考古专家为观众奉上多场精彩讲座。 

考古发现:穗城确为中国栽培稻谷发祥地之一

通过考古工作者们的潜心工作,颇受歧视的“南蛮之地”——广东向世人展现着璀璨历史。

史前时期,多种类型的遗址反映古人居住环境及经济模式的多样性;汉晋隋唐时期,宫苑、陵寝、“海上瓷路”遗迹证实岭南文明的发展、文化的传播,驳斥了“中原中心论”。近年,广东地区的考古工作硕果累累,水下考古、遥感考古和考古遗址保护成绩斐然。

广州因为有“五羊衔穗而降”的传说,而别名“穗”有趣的是,1973年至1978年石峡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也从事实证明广东是中国栽培稻的发祥地之一。

石峡遗址位于广东韶关曲江县马坝。遗址一共有三层,最上层是西周春秋时期,中层是夏商之际,下层和同层墓葬则属于距今约四千多至五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在石峡遗址的中层和下层的不少墓葬里,都发现了栽培稻痕迹。

这些痕迹中,既有保存完整的炭化稻米,也有火烧后的泥土中掺拌的稻谷壳和稻草杆秣,农学专家研究认为,石峡古稻为以籼稻为主、杂有粳稻的栽培稻种群。这说明广东很早就出现了人工栽培稻。周代时,广东的农业和畜牧业相当发达,并且已经把栽培稻向外地传播了。

同气连枝的港澳考古

香港的文化究竟是自生还是受到中原先秦文化南传的影响,这个问题在香港田野考古发现之前一直没有定论。现在考古发现终于用实物告诉我们答案了。

香港的田野考古调查是1926年由英国人萧思雅开始的。香港早期的田野考古发现了20多处史前文化遗址,搜集到一批陶器、玉石器和青铜器,都很有历史研究价值。

1990年11月,香港大湾6号墓发现了一件完整典型的玉牙璋,引人注目。玉璋是某种“礼器”。而香港只是一个小小的村落。这就引起学术界对香港牙璋来源的争论,并引发墓葬年代及其与中原文化关系的思考。这枚珍贵的牙璋是这次考古展的展品之一,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到省博一睹其真面目吧。

明代中叶以前,澳门一名尚未出现。今澳门岛上有人居住不会晚于宋元之际。但是考古发现的资料证明,澳门海岛有人类活动的时间,可追溯至5000~6000年前,而且与珠江三角洲古越族先民文化休戚相关,一脉相承。

这次展览的展品之一,砺石,是1995年在澳门黑沙遗址出土,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用来打磨石器的加工工具。这枚砺石表面有明显的磨砺痕迹,而且方向不同、深浅不一,生动地表现了古代先民磨砺石器工具的场景。

标签:考古 窑址 青铜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