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山西晋城:古建筑保护试行社会公开“认领”


来源:新华网

人参与 评论

此外,晋城市政府还要求明确县、乡、村三级责任,落实基层文保机构和保护员的看护责任,确保文物单位24小时有人看管,防止文物被毁被盗。

新华网太原12月17日专电(记者王学涛、马志异)记者从山西晋城市旅游文物局获悉,晋城市将在2014年寻求文物保护新思路,除了要求市级抢救性文物经费财政预算每年不少于2000万元外,还将先行先试面向社会认领县保和未列入文保单位的古建。

山西是中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总量多达28027处,其中木结构建筑上起魏晋,下至民国,时代连续,品类齐全。这些品质超群的古建连同附属的彩塑、壁画等,共同构成了独一无二的中国古建筑标本体系。

位于山西南部的晋城市的市保及市保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共计600处,居全省第一。截至2013年5月,晋城市共有国保65处,省保23处,市保512处,县保68处。全市现有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共计34处,居全省第一。

近日,晋城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及古建筑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在全市文物保护状况没有有效改善之前,市级抢救性文物经费财政预算每年不少于2000万元。有文物保护任务的乡(镇)、行政村,根据各自经济状况,也有义务拿出一定的经费用于文物保护。

此外,晋城市政府还要求明确县、乡、村三级责任,落实基层文保机构和保护员的看护责任,确保文物单位24小时有人看管,防止文物被毁被盗。

“以前晋城市用于文保的经费是700多万,现在提高到2000万元,这是件大好事。”山西省文物局文物管理处副处长白雪冰说,文物法规定要把文保经费纳入到当地财政预算,并且逐年增长。但山西各地的效果并不明显,晋城在这方面树立了好的榜样,关键还在于能落到实处。

针对县保和未列入文保单位的古建筑,晋城市将先行先试面向社会公开认领,实现文物保护和社会利用双赢。

据介绍,认领人在认领期间,要承担文物的维修和维护费用,保持文物古建筑的风貌。同时,古建筑认领要明确文物保护单位的用途,可以居住、作为游览场所和博物馆。如用于其他用途的,应当由县级文物主管部门征得上一级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批准实施。

民间古建保护者唐大华表示,山西乡村古建数量众多,很多古建现在急需“保命”,“认领”是文物保护的一次有效尝试。晋城市政府的决定表明了向社会开放的一种态度,在此基础上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合作方式。

标签:文物 文保 唐大华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新闻客户端 全球华人第一移动资讯平台

2014年1月1日,4.2.0全新版本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