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独立纪录片之父拍饿死人的年头:村子依旧贫瘠(图)

2013年01月08日 09:16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钮小雪

撬动现实

年轻人不断回到村里,开始悄悄改变村庄以及被村庄改变。

2011年,邹雪平11岁小侄女因为好奇,总喜欢跟着她,邹雪平就把相机交给她,让她参与。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开始加入进来,跟着邹雪平挨家挨户地探访。孩子们很少跟老人聊天,参与修墓碑后,他们也开始去看看老人,和老人呆在一起。邹雪平感到了变化。

孩子们很喜欢听老人说故事,也愈发认真地对待拍片这件事。回京之后,有孩子在Q Q上问邹雪平什么时候再回家,说她去看老人了,老人很挂念她。邹雪平一时间百感交集,孩子们开始成为她和村子的桥梁。

为此,她拍了第三部片子《孩子们的村子》。

今年,邹雪平计划能取得村里中年人和青年人的支持,至少多一些互动,“不支持没关系,我让他们知道这件事就好。”

在这个过程中,邹雪平自己也变了,更加自信,这个原本做事情都靠“混”的女孩儿,开始变得爱思考、爱行动。

“小平从默默的言谈转变为行动,罗兵以前在村里呆两天就跑掉,现在却能实实在在地做事,梦奇与村子的隔阂在不断靠近……他们在创作上和思考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活着有重量感,而不再是漂浮状态。”

吴文光清楚地看到他们正在发生的转变,“以往的教育中有很多失败的东西,堆了很多垃圾,返村的路上,也是他们自我成长和自我教育的过程。”

吴文光至今还在想他为什么要做“民间影像档案计划”,做这个看似愚公移山式的民间记录,寻找历史和记忆并非是全部目的,记录现实也不是。他想,也许若干年以后,再回望今天和这些年轻人一起做的尝试,意义会自然浮现。

但随着“民间影像档案计划”的逐渐展开,他看到了更多惊喜,“坦白说,我自己是越来越看重这个事情。”他曾统计过,加入这个计划最多时有80多位年轻人,最终只有20人在坚持拍摄,而他真心期盼,所有人都可以去尝试,返回村庄。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吴文光 影像 罗兵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