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当历史可以观看》:老照片留住了更多生命的温度

2013年07月04日 14:06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冯克力

折射民族与国家历史

自19世纪下半叶摄影术传入中国后,大大小小的照相馆,先是在通商口岸继而又在内地城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中国人最初面对镜头时难免有些紧张,但很快,摄影术在这个崇尚宗族与家庭观念的国度里担负起特有的功能—每逢节庆或难得团聚时,有条件的家庭,往往到照相馆或请摄影师到家里,留下一张合影。

冯克力说,《老照片》刊出过各种各样难以计数的家庭合影。“这些不同时期的家庭合影,在《老照片》里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折射出了不同时代的伦理与风貌,为后人研究中国家庭乃至社会时代的变迁,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

《当历史可以观看》中举了个例子。这是一张拍摄于20世纪初的祖孙三代的合影,地点在山东烟台。据冯克力分析,照片明显呈现出导演摆布的痕迹:案几的左右两边分别放置着代表新式生活的煤油灯和闹钟,中间摆着水烟袋、紫砂壶和一对青花小碗。“想来主人家中但凡有点时髦或有些‘品位’的什物,都摆到了面前的桌子上。”

历经差不多一个世纪后,今天的观看者分明要感谢那位精心的“摆布者”,正是由于他的导演,呈现了一个世纪以前烟台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细节。“有时照片里毫不起眼的一什一物,都有可能成为那个时代经济发展、中外交往和社会变迁的有力佐证。”

冯克力说,一张照片、一段往事,虽然叙说的只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经历,看似微不足道,同时也于不经意间折射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历史。没有“民”何来“族”?没有“家”又何来“国”?说到底,民族和国家是无数个人、无数家庭的集合。

除家庭合影之外,冯克力还特别注意到一些“有意思”的照片。“这‘意思’不是别的,正是后来历史演变所赋予、所附加于照片的那些价值。”

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张老照片拍摄于1935年,地点在当时的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照片定格了一位幼儿园女教师带着一群孩子在草坪上做游戏的瞬间。冬日阳光暖暖地洒在年轻女教师娟秀的面庞上,孩子们笑得无邪欢乐。“这幅照片之所以如此触动我,还因为它以独有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特定的时代—抗战前的民国社会的日常生活。”

有趣的“不宜发表”

书中收集的一些老照片在当年曾被批示为“不宜发表”:有些是因为颠覆了原来的许多表述、令“历史成见”尴尬;有些还曾长时间内被编入“敌档”。“不少老照片在历史教科书中很难见到,但也正因为这样又为我们重新解读历史提供了证据,让历史变得更加丰满、生动。”冯克力说。

书中有几幅有趣的当年“不宜发表”的老照片。其中一幅,是毛泽东与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在一起。照片上,潘光旦见毛泽东来到面前,遂拄着拐杖从座位上欠起身,用握着烟斗的另一只手撑着桌面,微笑着与毛搭话……就是这样一幅极富现场感与时代意味的新闻照片,只因领袖背对镜头,从而被归入“不宜发表”之列。

除了有被判为“不宜发表”的照片外,更多照片经历了被抄检、被藏匿、被销毁、被涂改的命运。

据冯克力讲述,一位周颖女士曾回忆,家中书房墙上曾挂了一幅“文革”前夕、中央首长接见某次会议人员的合影,其父在合影之列。这张照片一直镶在镜框里,挂在家中。随“文革”深入,照片里的中央领导相继被揪出、打倒。父亲先将照片从墙上摘下,收了起来,后又担心“造反派”万一抄家见到,会说他没与党内那些“大走资派”们划清界限。“忽然有一天,父亲又找出了那张长长的照片,铺在桌上,看了很久,想了许久,然后拿起钢笔,把上面已被打倒的领导人挨个涂抹掉。此后,只要广播里点一个人的名,父亲就用小刀刮掉一个(大概是觉得钢笔的颜色盖不住)。再后来,父亲反而不去刮了,因为打倒的太多了……”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老照片 历史教科书 观看者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