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国殇》张洪涛:可读的史书才有社会价值
历史书有可读性才有社会价值
凤凰网文化:提到河南,就是涉及到国民党,包括整个中国在抗战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非常大的一个豫湘桂战役。豫湘桂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作家都梁出了一本新的小说《大崩溃》,虽然他在其中虚构了人物,因为毕竟是小说,但是他对于整个豫湘桂的史料的考证还是非常的严谨,包括他之前写《亮剑》,整个电视剧好像在台湾的评价也是相当不错。您这本书,尽管您自称是一个纪实文学,但是实际上是以一个纪实文学的形式,实际上还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史实著作,不是一个纯文学作品。那么对于历史的写作,我不知道您对于这种作家对于历史的还原、历史的书写怎么看?
张洪涛: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都梁这个写法,说实话,我有时候也经常想尝试,但是跟选题有关,他搞豫湘桂可以,为什么,豫湘桂是一次战役,一次战役我可以刻划人物,可以讲故事,可以安排情节,我们这本书不行,因为说白了,你是一本讲中日两个国家的战斗,它是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几方面,要现实的人物,你没法虚构。写这个,我都尽量压着字,拼命控制都控不住,这样的话,我这三本书写完,6本书,在这样的书里面,按照刚才说的那个写法就没法写了。他那个东西,你把它浓缩到一个点上可以,但我这个相当于站在一个高空,或者站在一个山顶,是整个这个故事,而不是说像都梁,从山下下来进到这个环境里面去,相当于你用肉眼在近距离观察,我这个是相当于高空俯视看你的东西。
这是写法上的不同,这个没有什么优劣,只是创作方式不同,都梁这个方式我也很喜欢,我说心里话,也有很多人找我想搞电视剧、搞电影什么的,我说我第一现在实在是没精力,这个先搞完,因为这个搞完之后,不管是史学,还是一般的读者,就认为,反正有个特点,写史的人文笔差一些,觉得这个书读不下去,可读性太差。而小说,好多作家不了解历史,他写也写不出这样的东西。我国防大学毕业学的东西,两者结合,也算是上天赋予我的机会,能相对好一些。
如果有一天我要写本小说,那就不是这个东西了,里面人除了蒋介石,其他全是虚构的,可能只是借某一个大的战争背景来写。
最后说一下真实性和严肃性,这是我讲的几点,人物、事件、事件发生的主要线索、结果,这个我们都需要强调,当然最后有一些手法上,包括比方说我就曾经尝试过,比如说关于作战命令,为什么很多史学家不会写,他们的书出来也不愿意看,一大堆命令,看不懂,你那个命令打仗的人看知道啥意思,因为跟他密切相关,他会感兴趣,一般读者还没看多少就看不下去了,你要这么去弄,你这个书没可读性。没可读性,这个行业说老实话,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有些人老说我的社会价值如何如何高,我说你那书才卖两千本书,你有什么社会价值,你自己送了多少,没社会价值。首先大家愿意看你的书,知道这段历史,才有社会价值,所以说我就做了一些灵活的表达,我把一个作战命令拆分出几个片段,然后你看得就很自然,你也知道下面将要打的几个事,他要干什么,你要干什么,我要干什么。
印象最深的是武汉会战
凤凰网文化:现在2、3部的进展情况如何?
张洪涛:现在第二部初稿出来了,第二部初稿出来以后要纠正,第三个的提纲已经写了有三章。我现在初步计划是这样的,反正我2015年这个书是要全部出来的,因为2015年正好是抗战胜利70周年,正好我这三部初稿都出来了,这次刚开始要下功夫,但是第二部,我们可能想在今年下半年就先推出,说心里话,我也觉得有些愧对广大读者。用网友们的话说,我给大家挖了一个太大的坑,8年一点都不更新,好多人老也见不着,是不是我不写了,或者或者不在了呢,说啥的都有。
凤凰网文化:后来市场上见到了二三部,其实不是您本人的作品。
张洪涛:根本不是我。
凤凰网文化:也是打着你的名字。
张洪涛:他们出版社打着我的名字,找的别人写的,内容根本也不是一回事,所以这次我就是跟他们要区别一下。
凤凰网文化:第一部只写到了武汉会战,二、三部都出来之后,从您这么一个宏观的角度,重要的不重要的、大大小小的局部战争,大的规模的战役、会战等等都会写到,在您对所有的这一段抗战史回顾之后,您个人觉得最关键或者印象最深的,局部战争也好、战役也好、会战也好,是哪个?
张洪涛:印象最深的应该还是武汉会战。
凤凰网文化:为什么?
张洪涛:武汉会战是中日双方战略的一个转折点,武汉会战之前,日本人是全面进攻,就跟发了疯似的,中国军队被动防守,但是武汉会战之后,变了,日本人攻不动了,打不动了,双方进入到战略僵持。为什么这本书写到武汉会战就结束了?中国的抗战,本身三个时间段的划分就是这么划分的:1937年7月7日到武汉会战1938年10月,一年零三个月;第二个,1938年10月以后,主要是战略僵持,一直到1943年9月,日本人在太平洋上从进攻也开始防御了,我们叫战略僵持;第三个就是1943年9月以后。但是第二阶段、第三阶段都没有明显是一个标注,只有武汉会战是最清晰的标注。当时更关键的就是武汉会战是国民党抗战最积极的,蒋介石投入了,当时投了上百万人,基本上都是国民党的军人,就是他的嫡系,能打的全派上去,而且也是耗时最强,打了四五个月,应该是最广,打了四五个省,相当于从安徽开始打起,一路顺着打回来,中间经过江苏、打到湖北、还有江西,这四个省,双双投入了将近两百万的部队,而且死伤将士加起来也是死最多的,加起来将近百万人。光日本人,就是这一战消耗,当然病死也不少,我们给他公布的数据是,日军丧生31万人,31万人对日本人来讲简直是不得了数字,日本人说实话,当年日俄战争的时候,死最多的时候也就几万人,一仗下来死了31万,对日本人那是痛彻心肺。而打到武汉会战的时候,日本已经把国内的兵用光了,所以说当时日本就蒙了,这真是身陷中国的泥沼,他低估了中国人那种顽强的意志,武汉会战后,蒋介石又往后撤重庆去了,日本人一看没办法,就知道麻烦了。日本国内有远见的政治家,包括天皇说,赶紧从中国撤军,但是蒋介石不低头,撤可以,但不能你说撤就撤,得给我点,老一套,总要得到好处,不能白打。
另外,当然最高的意义还是战略转折点,这仗打完之后,日本人就不像开始拼命打攻,他再进攻就是我为了保证我的安定,我出去打你,打完我就回来了,他不像这个时候打完仗全往前推,他到后来推不动了,打完之后马上撤回去,所以这时中国就进入了战略转折点,所以蒋介石当时真的喘过一口气,中国也喘过一口气。其实搬家很麻烦,你知道当时从武汉撤退的时候,光那个船每天顺长江往上走,一天几千上万的船,那个工厂,要搬里面的东西就得多少船,搬一个大学得多少船,跟大搬家一样,从上海往南京,一路往西奔,所以真是很艰难。但是这段历史最能反映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意志,搬家真的很麻烦,再苦再累我也不投降,所以中国人民族性格里有可歌可泣的一面。
相关新闻: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