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海明威访华支援二战 在广东战场破坏日军设施(图)

2011年07月31日 10:13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杨仁敬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海明威夫妇与宋美龄在重庆

访华首站为何选在韶关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得炮火连天,我国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敌我相持阶段。当时,作为经济和军事大国的美国,还没正式参战,他们密切注视着日本军队在中国的动向,希望中国把日本拖住,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蒋介石也想从美国得到援助。

就在这年的三四月间,美国著名作家欧尼斯特·海明威以纽约《午报》记者身份、偕第三任夫人玛莎·盖尔虹访华。

对海明威访华,许多报刊认为目的是“收集写小说的中国抗战材料”。今天看来,他负有特殊的秘密使命:为美国政府搜集情报,就是到远东看看美国与日本的战争是否可以避免。

对海明威夫妇的到来,国民党政府给予了破格的盛情款待,在重庆,蒋介石亲自接见并宴请,由蒋夫人宋美龄亲任翻译,交谈了四个多小时。蒋介石还安排海明威夫妇会见了许多国民党军政要员,并飞往成都参观了军工厂和军事学院。期间,海明威夫妇还秘密会见了周恩来

海明威访华行程的第一站,是从韶关开始的,为何会选在韶关呢?原来,海明威夫妇是先从夏威夷飞抵香港,然后才进入内陆的。当时,国民党军队分为八个战区,韶关属第七战区,是距离香港最近的抗日前线。为亲历中国抗日的最前线,海明威夫妇便选择了韶关作为访华的第一站。当时,日军已侵入到粤北纵横交错的山区地带,但机械化部队变得动弹不得,失去了优势,双方呈胶着状态。

按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规定,外国记者到前线采访,必须经过最高司令官的批准。海明威夫妇到第七战区前线访问,这是破天荒第一次。

第七战区司令余汉谋会见海明威

1941年3月25日上午11时,海明威夫妇从香港机场飞抵粤北南阳机场,受到重庆两位礼宾官员和战区军官代表的迎接。他们一行七人乘一辆旧雪佛莱小汽车沿着泥泞砾石路,傍晚到达韶关市内的“韶关之光”旅馆住下。

第二天上午,海明威受到战区司令官余汉谋和蒋光鼐将军的破格接待。余将军首先表示热烈欢迎,然后介绍了抗战的形势和争取最后胜利的把握,并设午宴招待。

海明威简述了来华的愿望,提出要去前线访问士兵,余司令答应了。

宴会后,战区的楚将军开车陪同海明威夫妇参观了一座佛庙。庙里有五百尊罗汉和三尊巨大的金菩萨,还有个古老的大钟。穿着蓝衣服的和尚们列队欢迎他们。海明威不爱观光,但看到战时有些人生活贫困,出家入庙,颇有感触。

晚间,广东省长为海明威夫妇接风,招待他们喝茉莉花茶和吃广东甜点心。玛莎见到好吃的甜点心,第一次露出笑容,默默地为韶关祝福。

翌晨,海明威夫妇乘一部旧卡车离开韶关,跑了三小时走了56公里,抵达北江岸边,换坐一艘小汽艇再走到岸边渔村,一排穿棉布军装的士兵拉着八匹小马列队迎接他们一行。

他们冒雨出发,走了好久,到一所士官培训学校参观,主人招待海明威夫妇绿茶和葡萄。接着,他们又冒着大雨走了五英里到达一个师部。师部门口搭了一座凯旋门,上面贴了好几条“欢迎正义与和平的使者!”等标语。

师部一位将军给他们介绍了军事形势,如军队的编制、训练、装备和行动部署。海明威夫妇在交战区平静地度过了一个夜晚。

曾在前线破坏过日军设施

第二天早上,海明威夫妇骑马走了8公里回到训练营地。海明威应邀向即将毕业的士官们发表了演说。这位平生不爱演讲的知名作家禁不住即席演讲,鼓励士官们英勇杀敌,为祖国立功!

到了上午10点,天气寒冷,海明威一行又上了路。他们走走骑骑,走了40公里,穿过了一个个村庄。每个村庄都搭起凯旋门迎接他们。村民们过去没有见过白皮肤的外国人,特别是孩子们见到他们,有的激动得尖叫,有的吓得大哭。

他俩到达了前线一个师部。海明威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懂得许多军事知识。一位姓王的将军与海明威一起研究了军事地图。他告诉客人:1939年和1940年5月,日军从广州分三路几乎打到韶关。他说,日军如再发动进攻,他的部队将以山头上的机枪阵地拖住他们,后备队冲上去,借着大炮的支援把他们消灭。

海明威夫妇半信半疑。他们想,日本人有飞机,中国人没有,但日军确实没拿下韶关。后来,他们了解到日军惨无人道,到处烧杀,激起中国农民的愤怒。农民们将农作物和储备的大米烧光,把不能带走的牲畜全杀掉,给日军留下一片焦土。这一切,加上山区没有大路可走,逼使日军动弹不得,寸步难行。

令海明威开心的是他在前线看到了一场实弹演习。国军向他演示如何协同作战。地点就在离日军阵地4.8公里处。真是地地道道的最前线。国军在山头阵地架了机枪,然后士兵们向日军的山头阵地发起进攻……

海明威在韶关期间,还曾在前线破坏过日军设施。当时中央社的报道说“海明威在韶关时,某夜曾随中国军队分乘三艘沙船向下游驶去……登陆破坏了日军的一些设施,拂晓前安全离去。这次冒险证实:日军占领中国大城市之后,晚上常撤至安全地点,以防中国游击队偷袭。海明威对此留下深刻印象,感到十分满意。”《新华日报》、《大公报》、《史密斯日报》等都刊载了这一消息。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海明威 日军 1941年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