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大时代愈后
顾颉刚是江苏苏州人,虽然只比钱穆大两岁,但早在1920年即在北京大学任教,更在1923年独立思考,积极讨论,继承中国历代学人中实事求是的优秀传统,同时引进西方最新的研究方法,以批判的态度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并对古史古籍进行考辨,去伪存真,进而发表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学术观念,从而一跃而为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顾颉刚认为:第一,“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大”;第三,“我们在这上,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至少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顾颉刚的这些学术观点成为新的学术研究的根基,对传统研究具备根本性的推翻与开拓,所以不仅在史学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影响,而且在整个知识界引发了观念的革新,带动了学界的一场大辩论,有力地推动了古史研究的进展。其“疑古”精神则成为当时反封建思潮的一个侧面,影响面极大。不仅如此,顾颉刚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其地位在学术界、教育界举足轻重。
钱穆对顾颉刚的学说非常熟悉,当顾颉刚《古史辨》出版不久,钱穆即“手一册,在湖上,与之勉畅论之”。此次有机会见到顾颉刚,钱穆自然非常高兴。顾颉刚是在钱穆同事陈天一的陪同下,亲自到钱穆的住处见面的。二人一交谈,顾颉刚马上意识到钱穆的学识之高,不一定在普通大学老师之下。他见钱穆桌上放着《先秦诸子系年》,非常感兴趣,便问钱穆:“可否让我带走,以便详读。”钱穆当即答应。过了几天,顾颉刚对钱穆说:“君之《系年》稿仅匆匆翻阅,君似不宜长在中学中教国文,宜去大学中教历史。”接着告诉钱穆,广州中山大学副校长曾嘱托他物色新老师,他决定推荐钱穆前去。同时,嘱咐钱穆为他编辑的《燕京学报》撰稿。钱穆所写文章虽然与顾颉刚观点相左,但顾颉刚照样刊登。
过了没多久,钱穆接到广州中山大学电报,聘请他前去任教。钱穆本人当然愿意到大学任教,但由于苏州中学校长汪懋祖的盛情挽留,钱穆暂时留在苏州中学。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