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柏桦、张枣、张奇开在图宾根的森林边上。据悉张枣将长眠于这片森林中。
2005年,张枣回国。20世纪80年代,诗人流亡海外;21世纪,诗人流亡回国。哪里是他的虚构之境呢?张枣译的史蒂文斯作品中写道:“那虚构之境便是那终极的善”。此前,北岛多次劝他别回国,否则会毁了他的诗歌创作。但张枣相信,诗歌能因地制宜,诗歌是“空白练习曲”,如果一定要说国内处于诗意“空白”时代的话,那么,关于尘世的伟大诗篇也有待诞生。回国后,他先后在河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任教。这期间,主编过一本《德汉双语词典》,与友人同译史蒂文斯的诗文集《最高虚构笔记》,并根据讲义,撰写《<野草>考义》(未出版),还有少许没修改完毕的诗稿。
他的归来,给我们的“空白”送来了一阵暖意。在2007年,我有幸以学生的身份在中央民族大学结识张枣。张枣回国时,许多著名的大学都很欢迎他,他想象民族大学有许多民族的师生,应该比较好玩,就落户民大。当时,我在翻译一本小书,常在课间向他请教。与年轻俊朗的青年张枣不同,我认识的,是一个胖乎乎地顶着肚子的,头发稀疏的张枣。他很爱笑,眉毛一斜,笑容的阀门就打开了,哗哗流出。他穿着鲜艳,喷香水,背大双肩包,穿宽筒牛仔裤,是一个鲜艳的中年人。他的路似乎是橡皮做的,走起路来欢呼雀跃,老远就能认出。二十年的国内经验空裆,让他对北京很新奇,他常坐公交地铁玩,看人,看事,看热闹,看门道。他经常给我描绘他看到的北京出租车司机的故事,甚至给我讲述他在楼道里如何觉察到一个清洁工偷情的故事。他总是在周围发现生活奇妙的细节。可他仍然如“石头心中的月夜”(张枣诗句)般孤独。因此,他总是那么肆意地展示自己的风趣和快乐,精微地观看着事物中最少的甜。这个上了年纪的玄想型花花公子,全然不顾惜时间和生活的磨洗之痛。在他身上,常有一个少年人与一个中年人打架,然后和好,然后继续打架……
他曾说,自己的诗歌有一种温柔的霸道,在生活中,他也常创造许多生动的细节,振奋着周围的生活之网,这是另一种温柔的霸道:敢全身心地对现实的无聊和枯燥说:“不”,即使有时他会“一边干着手艺活一边哭泣”(张枣《而立之年》)。因此,学校的老师学生都说,张枣,真少年也。张枣也说,感觉自己还比较年轻。许多人看来,他在同辈人中年龄最小,一路聪明地玩过来,似乎真有点刹不住。但我了解,他也有偷偷地勤奋,不给人看的时候。处理自己是多么难呀。
有一次,他课间拿来一张自己年轻时的照片。顺带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年轻的登山队员,妻子刚生下儿子后,就去登一座著名的雪山。不幸在山顶遭遇雪崩,被深埋雪中,再也没回来。儿子长大后,也成为一名著名的登山队员。四十岁的时候,他也登上了当年父亲丧生的雪山顶。突然,也发生了雪崩,他幸运地避过了灾难。雪崩之后,他发现了一具被冰冻住的遗体,他认出这是年轻的父亲!看着自己年轻的父亲,他突然觉得,自己才是这个躺在雪地里的年轻人的父亲。这位年轻人在当时是多么无助!说到这句话的时候,张枣指着自己二十多岁时的照片,说,我现在看着自己年轻时的照片,就像那位老去的儿子看着自己年轻的父亲,对他爱莫能助,却悲欣交集。张枣去世以后,我常想起这故事。也连带想起他上课的许多场景。课堂上,讲到激动之处,他就激动得时而拍打讲桌,时而作飞翔状,高呼“写得太好了!”有时他会在讲台上看着大家,一个人在讲台上独自开心,直到嗤嗤笑出来。有时候冒出一句:“我觉得我像你们的父亲。”
在一次课上,刚讲完冯至十四行诗和里尔克的《豹》,张枣就拿出绿原翻译的里尔克的诗《瞪羚》,分别用德文、英文版给我们串讲了一遍。讲到最后几句时,他突然说,如果我们只领会里尔克的《豹》,那么我们可能还会去杀人犯罪,但如果我们读懂了《瞪羚》,就永远不会。希特勒要读过这首诗,他就不会发动战争了。一种更高的美,可以改善对世界的激情。他看大家似懂非懂,就顿了一下,笑着对女同学们说,说你们中间将来肯定有人是阔太太,如果做一位懂里尔克的阔太太,会很美。
我认识的中年张枣,是一位爱美、爱吃、爱玩、爱闹的,枯坐于世的仁者。他如寒夜骑手,对着晴空哭泣,对着现实发呆,在宇宙的窗户中细瘦而谵狂地挥洒奇异的词语剑术,召回他梦想中的甜,却害怕它们落于言荃,变成空址。他在这个时代抱有的精致的“享乐”和“浪费”的激情,如一个稀缺而精彩的隐喻,增加着我们对周遭事物的理解力。同时,也象征着美与现实之间的永恒博弈,如他病逝前的诗句所言:
我们每天都随便去个地方,去偷一个
惊叹号,
就这样,我们熬过了危机。
——张枣《枯坐》
(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在读博士,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颜炼军 编辑: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