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馆合并后,新馆址选在北海公园西侧。这里曾是明代玉熙宫,清代御马圈旧址。新馆设计方案经竞标评选,丹麦设计师莫律兰的方案中选。这个方案的独特之处是建筑结构是钢筋水泥,内部设施十分先进,堪称当时的国际水准,但建筑外形却是仿中国古典建筑。重檐庑殿式,绿琉璃瓦顶,汉白玉须弥座,整座建筑群典雅庄重,浑厚古朴,与周围环境十分协调,是当时我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图书馆。1931年6月25日举行新馆落成典礼,蔡元培参加并致辞,7月1日正式开馆。
图书馆前的街道原本没有名称,只是西安门大街的一部分。图书馆建成后,因移存文津阁的《四库全书》而得名文津街。
文津阁中的《四库全书》是七部《四库全书》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部,在文津楼中,仍是原架、原函、原书完整地存放着。文津阁《四库全书》共36304册,分装在6144个书函中,整齐有序地摆放在当年高大的128个书架上。夹板、丝带、铜环一如当年。翻开书册,即见“文津阁宝”的朱印,“纪昀复勘”的黄笺和端正的馆阁体楷书,令人叹为观止。
京师图书馆在创建了22年后,才有了新馆舍,迎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但好景不长,“九一八”事变后华北局势日趋危急,为国家珍贵典藏免遭不测,国立北平图书馆奉命将善本古籍装箱南运。在艰苦的八年抗战中,图书馆在长沙、上海、重庆、昆明等地辗转,始终坚持馆务、发展事业、征集和编辑抗战史料,为我国的文化教育与图书馆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抗战胜利后,图书馆返回北平,恢复馆务。
从文津街到紫竹院,重获新生的国家图书馆
新中国的成立,给图书馆业带来了新生,国立北平图书馆移交文化部,更名为北京图书馆。1955年北京图书馆制定了12年工作规划纲要(1956-1967)明确提出:“北京图书馆是我国中心图书馆,是中外书刊及贵重善本书、手稿的国家总书库。”北京图书馆迅速发展,馆藏不断增加,馆舍几次扩展,仍不够用。情况反映给周恩来总理,1975年重病中的周总理指示:“文津街这个地方就不动了,保持原样,不如到城外另找地方盖,可以一劳永逸。”
在周总理关怀下,经多方寻找,反复勘察比较,选定西直门外白石桥大街西侧(现中关村南大街),紫竹院公园东北边为新馆址。新馆的设计云集了当年各大建筑院校、建筑设计单位和著名设计师,共征集了114个方案。经过反复比较,选用了建设部设计院和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的方案,最后经过杨廷宝、戴念慈、张镈、吴良镛、黄远强等五位设计大师给予综合调整,新馆于1983年破土奠基,1987年落成。
新馆双塔形的书库,主楼地上19层,地下3层,高达61米。围绕主楼有十多座民族风格的建筑高低错落,由通廊相连。建筑群外墙均为玉白色面砖,孔雀兰色琉璃瓦顶及饰带,整座建筑群显得洁净典雅,气势不凡。这组具有中国书院特色的建筑群,耸立在紫竹院的浓阴秀水之畔,流淌着中华民族千年不绝的书典气韵。
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对外称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街馆舍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2004年12月国家图书馆第二期及数字图书馆工程奠基。2008年6月更加具有现代风格的二期新馆落成。现国家图书馆,馆藏达2700多万册(件),馆舍面积达25万平方米,不仅是我国最大,也是亚洲最大的图书馆。它的百年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也是我国近代百年史的一个侧影。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