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共图书馆百年行踪 鲁迅曾起独特作用
2009年12月16日 08:57 北京青年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我国古代藏书历史悠久,早在殷商时代,就有了收藏甲骨典籍的处所,汉代皇家已有了藏书阁和掌管藏书的官吏,春秋时期已有相当规模的私人藏书出现。藏书楼是我国古代收藏和阅览图书用的建筑,不仅收藏保存了丰富的文献典籍,同时也是传播中华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传承民族文化上功不可没。

古代藏书楼又不同于近代图书馆,前者重在收藏而不重应用,且只为少数人所有,不向社会开放,因而有很大的局限性。鸦片战争后,中国知识分子积极主张向西方学习,林则徐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等向国人最早介绍了西方的图书馆。在以后的维新变法中,维新派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方案,并把建学会、开办图书馆等作为一项重要措施。“戊戌变法”虽被扼杀,但新思潮已不可阻挡,清政府也不得不推行“新政”,采取一些改良措施。

宣统元年(1909年)执掌学部的清廷重臣张之洞奏请设立京师图书馆,同年9月9日,清廷准学部之奏,筹建京师图书馆,它标志着中国第一座国立公共图书馆的诞生,至今已走过整整百年历程。

图书馆是我最喜爱的地方,无论是文津街前的原北京图书馆,还是紫竹院旁的国家图书馆,无论是国子监中的首都图书馆老馆,还是华威桥畔的首都图书馆新馆,都常常令我流连忘返。在北京近代公共图书馆诞生百年之际,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浓厚的兴趣,查找资料,实地探访,力图梳理出北京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轨迹。

从广化寺到文津街

艰辛创业的北京图书馆前世

后海现在是时尚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京师图书馆——就是后来的北京图书馆、现在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最初馆址是选在后海边上的广化寺。

广化寺在后海北岸鸦儿胡同,创建于元代,临湖而建,高大的山门就在湖岸边,当时被称为京城八刹之一。元代以后湖面逐渐变小,寺前形成胡同,“鸦儿”可能就是“沿儿”的转音。广化寺明清时香火一直不断,明万历、清咸丰年间多次修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曾重建。

1908年,张之洞购得湖州姚氏和扬州徐氏的私人藏书抵京,即存放于广化寺内。京师图书馆筹建后,又将清廷内阁大库的藏书、翰林院残存的《永乐大典》、敦煌石室唐人写经8000卷等调入,共有各类珍贵文献、善本等约10万册。辛亥革命后,京师图书馆由北京政府教育部接管,1912年8月27日正式开馆接待读者。

广化寺馆舍狭窄潮湿,不宜存放图书。当时这里交通不便,来馆阅览者不多。1913年10月便停止接待读者,筹划馆址搬迁。经多方考察,教育部议定新址设于原国子监南学旧址。

国子监在安定门内国子监街路北。清雍正年间,在方家胡同东段路北,为监生们修建宿舍和教学用房共计190余间,因在国子监以南,称南学。迁入“南学”后,京师图书馆条件有所改善,于1917年1月26日再次开馆,正式接待读者。1916年内务部规定,凡经内务部立案的出版物,均须送京师图书馆一份收藏,标志着京师图书馆开始履行国家图书馆的职能。

1928年,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北京改称北平,馆舍更名国立北平图书馆,再次搬迁至中南海居仁堂。居仁堂原名海晏堂,是慈禧时仿长春园中海晏堂所建,是一组仿西洋楼式的建筑群,专为接待宴请外国女宾之用。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将其改名居仁堂,并在殿内接受百官朝贺,做登基准备。后冯国璋、曹锟等执政时都曾在此居住办公。1928年后,中南海改为公园,对公众开放,居仁堂成为图书馆的新馆址。1929年1月10日举行新馆开馆典礼。

当时在北海公园内还有一所北平北海图书馆,是由中华文化教育基金董事会创办的。这个基金会是专门保管和处置美国第二次退还庚子赔款的机构,资金比较充裕。京师图书馆与北平北海图书馆于1925年曾商定两馆合并,并筹划建新馆,但一直未能实现。1929年南京教育部再次提议两馆合并。同年6月,教育部与基金会合组国立北平图书馆委员会,聘请马叙伦、陈垣、傅斯年等为委员,推荐蔡元培为正馆长,袁同礼为副馆长,由教育部加以聘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严彬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