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一座建筑点燃城市涅槃之火 艺术家王劼音透析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2011年02月12日 14:56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白丁 吴佳静

字号:T|T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 宁静的水波、妩媚的曲线为这座披着金属外衣的建筑平添温柔气息

  ■ 王劼音先生在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前留影

  ■ 阿里亚加剧院与工业城内的现代化办公楼遥望

白丁 吴佳静 文 王劼音 供图

海港、铁矿、博物馆,是毕尔巴鄂历史发展的三个关键词。前两者分别在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时期为这个城市带来动能与活力。可到了二十世纪中后期,这座城市渐渐乏善可陈,泯然众矣。1997年,一座博物馆的横空出世,让毕尔巴鄂重获新生,这便是“古根海姆效应”衍生的奇迹。在此,艺术的助力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真正的雪中送炭。凡是到过古根海姆博物馆的人,都会被这座建筑所带来的强大视觉冲击所征服。有人说它来自未来,也有人说美国人盖里构造的曲线是在向西班牙鬼才建筑家高第致敬,王劼音先生说:“这座个性的建筑只属于这座个性的城市。”

王劼音先生第一次到毕尔巴鄂是2001年,当时由卡拉特拉瓦设计的机场尚未建成,他几经辗转,坐长途车抵达了目的地——坐落于纳尔温河湾边,与旧城仅一街之隔的古根海姆博物馆。“看到这座博物馆的时候,我只能一遍遍感叹:‘灵啊!’真的没有其他言语来形容。”因为北向逆光,为避免建筑主立面终日被单调的阴影覆盖,设计师弗兰克·盖里将建筑的外观处理成裹着钛合金板、向各个方向蜿蜒的双曲面。于是,只要有光,这座建筑的“肌肤”就会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在建筑的里里外外幻化出惊人的光影效果。层叠、缠绕的曲线好似身畔纳尔温河的水波、漩涡。而周身富有金属光泽的银灰色,仿佛强调着毕尔巴鄂作为工业城市的身份。尽管有人批评这座建筑有太过鲜明的个人色彩,但毫无疑问,今天的它已与周遭的一切和谐共处,融为一体。

[责任编辑:马靖雯] 标签:建筑 毕尔巴鄂 弗兰克·盖里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已有 0 条跟帖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