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揭秘:五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
2009年08月27日 07:42 cctv\ 】 【打印共有评论0

中原传奇之《清明上河图》

1951年初,刚成立不久的东北博物馆开始着手整理、鉴定解放战争中留下的文化遗产。

在东北博物馆临时库房里,当书画鉴定专家无意间打开一卷残破的画卷时,顿时,眼前为之一亮。难道这就是被历代皇宫、贵族争相收藏的稀世神品《清明上河图》真迹吗?

不久,这幅长卷被火速调往北京国家文物局进一步鉴定。

《清明上河图》真迹在问世后的800多年里,一直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经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演绎出许多传奇的故事……

1945年8月12日,就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前三天,中国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一行人从东北长春逃至通化大栗子沟,准备乘一架小型军用飞机企图秘密逃往日本。

7天后,小型军用飞机载着溥仪在过沈阳机场短暂停留时,被我人民解放军和苏军截获。溥仪其随身携带的一批珠宝玉翠、法书名画也一同被军队收缴,归东北银行代为保管。

1949年7月7日,东北博物馆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博物馆在沈阳成立并开馆,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开放的博物馆。经东北人民政府领导陈云批示,将这批文物拨交博物馆接收清点。

1951年初,年仅37岁的杨仁恺和研究室的同仁们接受了清点这批文物的任务。

这一天,负责对从各方收缴来的大量字画进行整理、鉴定的杨仁恺像往常一样来到寒冷昏暗、条件艰苦的东北博物馆临时库房。与其他馆员一起在堆积如山的藏品中进行捡拾鉴定。

在这些藏品中,有的书画作品保持完好;有的书画作品已经破损不堪。

在这些已经被其他工作人员认定为赝品的书画作品中,杨仁恺无意间看到了一卷题签上写着《清明上河图》五个字的残破画卷。他顺手便拿了起来。

这时,杨仁恺对这一画卷并没有在意。因为,历来以张择端之名流传的《清明上河图》繁多,杨仁恺亲自过目的就有10余件之多。最终结果都是明清苏州作坊所绘制的仿摹本。

在中国绘画史和明清以来有关笔记中,人们对《清明上河图》历来都极为重视。然而,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真迹自北宋以后就神秘的失传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严彬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