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王安忆批图书印量作假:现在卖书比写书重要

2013年07月22日 08:16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王安忆

王安忆

王安忆近日出席香港书展名作家讲座,以“当文学遇到书”为题,畅谈她对当下文学出版业受资本和网络世界主导的看法,并发出感慨,“现在书变成了‘卖比写还重要’。”

现在的图书印量“不真实”

以长篇小说《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王安忆回忆说,她于80年代开始从事出版和写作,当年还用字粒的活字印刷术排版,即使稿费每千个汉字只得六块人民币,但每次见到印刷制成品,她都非常激动,“就觉得什么报酬都不重要。”虽然是辛苦困难的写作年代,但王安忆认为当年的文学生态还是年轻、有生机,透过健康的文学批评来推动作家写作,先是由读者反应来决定作家的市场,然后变为印量。可是,到了传媒加入市场,印量就不再真实。她说:“写书跟出版社的营商和推销结合在一起,产生很多营销手段。”

读者不能成为作家“粉丝”

对王安忆来说,写作原本是用来分享她的经历和想法,但现在却跟价值扯上关系,“现在就变成我要知道你要什么,来不断提高价值。我还好,现在有了属于自己的读者群,但对于年轻作家来说,他们就很困惑。”她坦言,“现在书变成了‘卖比写还重要’。”不但是资本市场的问题,电脑年代更加进一步改变写作本质。

网络世界亦把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扯平,网上留言和点击率,都让读者跟作者直接对话。“以前双方是很遥远的,没见过面,但也有共通的空间,彼此都会存在一种默契感。现在叫‘粉丝’,我觉得知己、是一种隐蔽的关系;现在隐蔽的都被拆掉,变得更加直接,但我怀疑这样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信息,或者我们要为此负什么责任?”

电脑上看书太“虚无”

面对出版市场营销和电子趋势大于一切,王安忆却认为她不会因此作出改变。“我天生不喜欢机器,尤其是电脑,所以我不上网,对电脑的依赖只有一件事情,就是输入,先写后录入。”她说她不放心电脑,试过几千字一下子就消失了,“我觉得电脑后面是巨大的空洞,还是变成纸张会比较踏实一点。”此外,她不用电脑直接写稿的原因,是因她觉得写作不需要快。有人说将来书本可能会消失,她有所怀疑,认为看书就是进入虚拟世界,靠读者想象文字,是很虚无的,如果再透过电脑去看书,就更虚无了。对于未获授权而在网络发布其文学作品,王安忆觉得这是无法控制,也不反感。被问到会否愿意将作品先出电子本,才出书本,她如是说:“我是介意的,还是先出版一本书,踏实一点。”扬子晚报记者蔡震文/摄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写作年代 文学生态 写书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