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艺术家王鲁炎:艺术应表现艺术家个性 而非为政治服务

2013年06月03日 08:08
来源:新京报 作者:李健亚

【2013年】 “图·寓言”个展

对商业空间进行颠覆或者模糊

新京报:能否讲讲此次在芳草地展览馆合作的缘起?

王鲁炎:商业公共空间语境中展出的艺术作品与受众的“不期而遇”和美术馆语境中的“邂逅”有所不同。作为开幕展,我们彼此的选择都是谨慎的。

巫鸿:这次在芳草地展览馆的展出是王鲁炎找的我。可能是觉得我是学院派、学者型的,而他的创作也属于思想性的一类。

我与王鲁炎认识很多年了。上世纪80年代我在美国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当时就知道王鲁炎他们的“新刻度小组”进行了很多有意思的实验。后来策划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时认识了王鲁炎本人,我印象深刻的是他那件改造过的自行车,与“悖论”的概念有关。前几年,芝加哥大学在中关村建了一个中心,我建了一个很小的展览空间,第二展我就找了王鲁炎。他的创作很有国际性,探讨的是政治、战争、宗教问题,这些是全世界所面临的困境。

新京报:在商场中做展览,怎么处理商业和艺术的关系?

巫鸿:当时我看了这个大楼,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建筑上的尝试。当代艺术怎么进入这个空间,是个挑战,也是种艺术上的实验。策展人需要考虑的问题不止是展览本身,而且包括如何与社会对话、怎么与商业互动。既要有关系,又要有独立性和自己的立场,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使商厦中的顾客变成“观众”,令交流方式随着语境的改变,有别于画廊和美术馆。

王鲁炎:在商业公共空间中举办当代艺术展览,是对商业空间的一种属性的颠覆或者模糊,艺术使商厦中的顾客变成了“观众”。这种属性之间的转换不可能在画廊和美术馆中实现。

■ 冷看艺术市场

当代艺术市场前些年的火热并不是什么坏事,我并不反对商业,但我反对用经济价值来测试当代艺术价值。——巫鸿

一方面,市场的话语权很大程度地颠覆和消解了艺术的学术权威,令许多艺术家的方向性选择面临困惑。另一方面,市场繁荣使中国当代艺术进入“强势”阶段,许多艺术家利用这一条件,实现了过去不可能实现的艺术构想。但是,市场的标准并不能取代艺术的标准。——王鲁炎

■ 吐槽艺术生态

中国的综合性大学与当代艺术严重脱节,比如高等学府云集的海淀区基本没有当代艺术空间;一些民间和私营美术馆开始出现,但是以后怎么发展也还是个问题;另外我们还欠缺中国当代美术史发展脉络的建立——评论家要有定力,不能跟着市场乱跑。——巫鸿

中国画廊正在经历全球化的经济危机,画廊与艺术家之间的双向诚信还在初步建立中;非商业机构缺乏国家政策支持,普遍面临资金短缺;一些艺术机构尚存在价值标准的“圈子化”。——王鲁炎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健亚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王鲁炎 巫鸿 观众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