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茅盾文学奖得主
随着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参评名单的公布,角逐正式拉开战幕,未来将鹿死谁手?本届“茅奖”能否给在大众视野中久已黯淡的文坛带来新的气象?让我们猜测一下其未来的走向。
猜想之一:
网络公示或能增加透明度
茅盾文学奖从1982年第一届评选起,就伴随着争论一路走来。此前,对茅奖“不公开”、“不透明”的批评不时见诸报端。而对于这一大“病症”的根治,这届的评委会显得很有决心。其方法是一改过去的评委匿名投票的形式,采取实名制投票。对此,评奖办公室主任胡平表示实名制投票最大的优势就是评委的个人意见可以更加公开,而这有利于增加评奖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看不见的人情票可以由此避免。
有评论说这实际上是承认了匿名投票存在的弊端,而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实名制最终会提高评奖的公正性吗?由此,有网友提出或许将评奖过程发布在网络上接受公众的全面监督才是良方。就此,记者昨日致电中国作协新闻发言人陈崎嵘,他表示网友投票的方式已在商讨之中,但现在不便透露细节。
猜想之二:
新锐作家出头恐怕还不乐观
目前,在官方网站公布参评作品目录的举动可被视为本届茅奖接受公众检阅的决心。但由此引发的,评委是如何遴选的?评委们所代表的读者群是哪些等问题却还是没有明确的解答。此前,中国作协曾表示本届评奖将扩大评委的地域性,增加其代表性。让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作协都推选出一名评审代表,加入到这次的评委队伍中。而本届针对评委的另一举措是,取消初评评委和终评评委的明确划分,以便保障评委眼光的持续性,增强每个人对整体作品情况的全面了解。但在评选规则本身没有与时俱进做出调整,评委仍由中国作协内部决定一种方式产生时,新锐作家、年轻作家的作品最终能否获奖,仍是前路未卜。
猜想之三:
或有更多作家分享“茅奖”荣誉
本届评比中,新修订的《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显示:“评奖委员会在对参评作品阅读、讨论的基础上,经三轮投票选出不超过20部提名作品;在提名作品中经两轮投票选出不超过5部获奖作品。投票、计票在公证机构的监督下进行。各轮获选作品篇目向社会公布”等内容。“提名”这个概念是本届评奖的另一个新变化。此前,该奖项每一届的得奖篇目数都在5部左右,而据本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主任胡平介绍,“过去没有‘提名’这样一个称呼,这个称呼加重了这20部作品的分量。四年的长篇小说创作的成就,如果仅以最终的5部来代表,显然不如20部来代表显得更丰富更全面。 ”
但他同时也强调,“此次的‘提名’不叫奖。尽管这15位作家不一定都喜欢在自己的简历里写上”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作家,但让更多的作家分享茅盾文学奖的荣誉或许是扩大茅奖影响力和话题性的又一种方法。同时,可以分担评选结果造成的争议焦点。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