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难题:季羡林之后,吐火罗语怎么办?
2009年07月21日 13:06 人民日报海外版 】 【打印共有评论0

一门语言带来“世纪难题”

1890年,英国军官鲍威尔(Bower)在新疆库车地区发现了写在桦树皮上的吐火罗语文书。在之后的20年中,大量的吐火罗语文献被带出了中国西北,大多数保存在柏林和巴黎。

季羡林先生1998年在《自传》中写道:“我虽然是个杂家,但是杂中还是有重点的。可惜,由于一些原因,不明真相的人往往不明白我干的究竟是哪一行。外面来的信,有的寄到中文系,有的寄到历史系,有的寄到哲学系,有的寄到西语系,有的甚至寄到社会学系。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我的了解。”

“如果说季羡林先生的学术研究有一条贯穿其中的红线,那么,这条红线非印度古代语言研究莫属。”季羡林的弟子、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说过这样的话。而这根红线串起的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就是吐火罗语研究。

“吐火罗语”,是门连名字都未必确定了的稀奇语言,其发现和解读是20世纪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

1890年,英国军官鲍威尔(Bower)在新疆库车地区发现了写在桦树皮上的吐火罗语文书。在之后的20年中,大量的吐火罗语文献被西方探险队发现,紧接着,被带出了中国西北这片诞生、养育并埋葬了它的干旱盆地,大多数保存在柏林和巴黎。

德国的两位天才学者西克(Sieg)和西克灵(Siegling),根据吐火罗语的数词、亲属名称、家畜名称和人体各部分的名称同印欧语系其他语言完全对应这一事实,首先确定它属于印欧语系。

以地理位置来看,既然吐火罗语残卷仅在中国西域有所出土,那么,它似乎应该属于印欧语系的东支。但是,它表示数字“100”的字,在A方言里作kānt,B方言里作kante,都等于拉丁语的centum(百)。再加上其他一些语言特点,都指明吐火罗语应该属于印欧语系的西支。

是东支,还是西支?这给语言学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共同出了一道“世纪难题”。由此还引发了其他难题,诸如印欧语系原始部落起源地的问题。吐火罗语的发现、解读给这个本来就众说纷纭的老问题之火加上了一勺新油。

一位老人独撑绝学几十年

幸运的是,季羡林先生在德国学会了这门语言,并且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遗憾的是,多少年来,季羡林先生独自支撑着吐火罗语残卷的出土地——中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

对于这门在地理位置上离我们很近,而在语言系属上却又离我们很远的语言,我国学者早就有所关注了。

1920年,王国维在《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一文中写道:“及光绪之季,英、法、德、俄四国探险队入新疆,所得外族文字写本尤夥(音同火,很多之义)。其中除梵文、佉卢文、回鹘文外,更有三种不可识之文字……其一种为粟特文,而他二种则西人假名之曰第一言语、第二言语。后亦渐知为吐火罗语及东伊兰语……当时粟特、吐火罗人多出入于我新疆,故今日犹有其遗物。惜我国尚未有研究此种古代语者,而欲研究之,势不可不求之英、法、德诸国。”

陈寅恪、王国维等学者当时已经意识到,新疆吐火罗语残卷的出土数量虽然不大,但足以冲击比较语言学、新疆古代民族史、佛教在中亚的传播史、佛教入华史等领域中的既有陈说了。同时,他们也认识到,中国学术界已经处于落后的位置了。吐火罗语文献虽发现在中国,研究却在世界。

正如钱文忠所言:“幸运的是,季羡林先生在德国学会了这门语言,并且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遗憾,或者毋宁说不幸的是,虽然也有屈指可数的几位中国学者利用相关的吐火罗语解读、研究成果,在某些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获,但是,从发现吐火罗语至今差不多一个世纪,在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在将吐火罗语研究视作解决其他相邻问题的手段的同时,而又能够从语言学,特别是比较语言学出发,将吐火罗语语言本身作为研究目的的,只有季羡林一人。换句话说,多少年来,季羡林先生独自支撑着吐火罗语残卷的出土地——中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这个事实,不能不令后来者为之汗颜。”

不过,可能不会有汗颜之人,因为有没有后来者呢?季羡林在他的耄耋之年完成了生平最长最艰巨的两部书,其中一部就是对用吐火罗语A方言写就的《弥勒会见记剧本》的译释,长达数十万字(部分用英文写成,字数难以准确统计)。如果一门学科只有一位老人在开疆拓土的话,就算他歼敌十万,终不免人亡政息。那么,谁能继此绝学呢?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熊 建 编辑:严彬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