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中山四路:重庆文化之魂

2011年04月28日 04:26
来源:重庆晚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进入新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与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文化以其强大的创造性激发城市的活力,引发和改变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流量和流向,改善城市内部结构,重塑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辐射力和综合竞争力。

过去:

中山四路

挑起传播民族精神大梁

重庆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名胜众多,文脉悠长。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曾坦言:“重庆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人文底蕴深厚。抗战文化、三峡文化、红岩精神交相辉映,为打造有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品牌,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我们要把这些优秀的思想文化资源挖掘出来,让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也造福于重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个性鲜明的城市文化符号,为重庆打下了深深的文化烙印。

上世纪30年代,中山四路已然是中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指挥中心,这条街上历史遗迹多不胜数,除了中国民主党派博物馆的特园外,还有桂园、周公馆、戴公馆、张骧公馆、国民政府总统府旧址等。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主任厉华表示:“桂园、特园、周公馆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文物,每年都会修复,都遵循了修旧如旧的原则。在桂园,当初修毛泽东和蒋介石签订双十协议的地方,陈列如旧。桂园是一个典型的西式风格的公馆性建筑,修复时按照它们本身的风格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中山四路不仅集萃天地、城市菁华,更有挥之不去的浓郁人文气质。郭沫若、老舍、柳亚子、陶行知、徐悲鸿等艺术界名流在中山四路定居创作,他们从中山四路了解并传播重庆,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不乏名篇佳作。譬如老舍先生脍炙人口的经典著作———《四世同堂》,部分内容就是在重庆创作完成的,它刻画了风雨中国一个时代的家族兴衰,一如中山四路风雨如晦的历史。

现在:

中山四路

为城市补给输送文化传人

人才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文化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十一五”期间,重庆市的经济以年均10%的速度保持快速增长,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框架基本形成。为建成与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相适应的文化中心,大力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人才的培养是关键。

大隐于市的中山四路,是世人熟知的重庆文化发源地,这里蕴育了城市希望。短短800米大道,汇集了重庆最为出色的重点本部教育:人民小学、中山四路小学、求精中学在此一路铺展,串连起无数家庭的高度景仰。那些后来走向中国各大高校的莘莘学子,深受此地渊源历史、学风谨然所影响。这里传播出的书声朗朗和欢歌笑语,不仅是世上最动听的音符,更启迪了孩子对学问最虔诚的信仰。可以说,溯源山城人文历史,难离中山四路这片丰饶的求知故土。中山四路在为这座城市输送更多活力的征途上,地位和影响注定更加深远。

未来:

以中山四路为依托

打造品牌文化提升城市形象

“十二五”期间,重庆将通过建设一个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先进区,文化产业、文博展示、文化开放、文艺创作和文化人才共五个西部高地,最终形成“一区五高地”的文化格局,进而将重庆打造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文化强市,基本建成长江上游文化中心。

文化品牌代表着城市文化的形象,并对城市形象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抗战文化、三峡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等各种文化,推动了重庆政治、经济的全面发展。

中山四路作为重庆文化的典型标签,在培育和积聚重庆文化人气,提升城市整体文化活力,增强重庆文化的对外影响力、辐射力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而未来,中山四路也必将在进一步提炼和弘扬重庆人文精神,在传承巴渝文化优良传统的同时赋予重庆文化全新的注解,使其以大气包容而又与时俱进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