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最佳影片《艺术家》导演:不留神就跟不上情节
是“韦恩斯坦牌”还是投机?
作为一部法国电影,《艺术家》在今年的奥斯卡上顺利拿走五项大奖,男主角让·杜雅尔丹也捧回了小金人—关于这般耀眼成绩有多么不够实至名归的批评随之而来。
熟悉奥斯卡的人会说,这是又一个“韦恩斯坦牌”。哈维·韦恩斯坦,全世界最著名的制片人之一,在好莱坞,没有哪个姓氏比“韦恩斯坦”更闪耀。迄今为止,他已获得303个奥斯卡提名,69次拥抱了奥斯卡小金人。
《艺术家》的奥斯卡之旅,在很大程度上同样被人视为是韦恩斯坦的公关结果。
早在去年5月的戛纳电影节上,韦恩斯坦发现《艺术家》时,他就做好了让这部电影“冲奥”的准备。美国影艺学院的奥斯卡投票者平均年龄54岁,这部电影的调调称得上投其所好:黑白、默片,致敬好莱坞经典时代,举手投足间都是怀旧气氛。之后,韦恩斯坦为《艺术家》做了漫长的舆论预热,他带着全片班底四处接受采访,直到颁奖前才逐步扩大上映规模,一切恰到好处。
米歇尔在聊及和韦恩斯坦的合作时说:“他对电影本身没有什么作用,但是他卖电影的能力在全世界都是非常知名的。所以在电影推广这一块,他有非常大的帮助。他很聪明,给了很多建议:电影的推广、片花怎么剪等等。”
不过如果说《艺术家》的成功是韦恩斯坦的公关结果,米歇尔表示无话可说:“你最好直接去问他,是不是韦恩斯坦做过的所有电影都对得奖有巨大帮助?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你有什么好的电影去找他,他能帮你,推广的时候他有很多想法。”
另一个对《艺术家》的指摘则是“题材太讨巧”、“太投机”,意指黑白默片是奥斯卡评委那帮老人喜欢的调调,容易获奖。米歇尔不这样想:“我要强调一点,法国的电影,法国人很喜欢,但一直以来距离奥斯卡还是比较遥远。获奖之后,《艺术家》就不仅仅代表法国电影,而被贴上了美国人的标签。现在再说有没有投机的成分?我持否定的观点。”
在资金非常窘迫的情况下,米歇尔用7个星期做出了一部疯狂的电影,要说他一开始就瞄准了奥斯卡“投机”,未免强人所难。但可以确定的是,米歇尔有过更“讨巧”的选择。
因为资金困难,有人曾建议他把影片包上“3D”外衣:“全世界的发行商有那么多的3D播放设备,但其实他们没那么多的3D电影可播放。有两个星期,我真的在考虑一部黑白默片的3D电影,也许不错,会是一个很特别的新影像,但是,很幸运,我放弃了。”
米歇尔在采访的时候总喜欢说“不确定”、“不知道”,不轻易下结论。但在提到种种批评意见时,他会难得明确地进行反驳,尽管反驳前还有温柔的铺陈:“我的确收到了很多好的建议,让我可以做得更好。电影是个遗憾的艺术。每次做完一个电影,观众总是说他们想要更多,因为种种原因,这个电影做得相对比较短。但是,不管评论家们说电影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我希望观众买账就好。评论家的工作就是开炮骂人,我拍电影他开骂。我的电影不是拍给评论家看的,是拍给观众看的。”
(图:《艺术家》导演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 图片由被访者提供)
观看需要全神贯注
时代周报:中国观众并不像美国和欧洲的观众那样,对上世纪20年代的好莱坞有那么深的感情,这会影响他们进入这个故事吗?
米歇尔:我不知道。说实话我不了解中国的观众是否能理解这个故事。听说有的人从网上已经看了,这对电影宣传有没有帮助,我也不确定。不过据我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观众对奥斯卡获奖影片还是比较接受的,我发现奥斯卡的获奖经历对电影还是有帮助的。
时代周报:拍摄一部黑白默片会和拍一般的电影有什么不一样?
米歇尔:构图这一块要非常精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构图的上面,任何一个小细节都不能放过。因为观众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没有声音也没有颜色,所以对画面会注重很多。拍摄时间只有7个星期,有些情况下,太注意画面花了我很多时间。另外这个电影片场不需要录音师,也没有任何处理声效的工作人员。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