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奎松:像侦探小说一样拼出历史事实
历史的偶然因素
时代周报:您的书里非常重视偶然因素,经常做很多的假设的,您觉得对历史假设,意义在哪里?
杨奎松:按照传统的解释,今天中国的发展一切都是必然的,走这条路是必然的。我注意偶然因素的影响,是希望大家了解,历史上哪一步走错了、哪一步没跟上,都过不来。这对今人来讲是个值得反思的问题,人的因素固然重要,但客观条件要更重要得多。过去在革命思维的作用下,中国人常讲一句话,叫“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实际上,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时候,靠人力是创造不出条件来的,硬去创造“条件”,要么会付出极惨痛的代价,要么创造出的“条件”也构不成真正的条件,上去一下也是假相。我讲偶然因素很重要,就是提示读者,历史的发生、发生固然有一定的规律、逻辑和取向,但离开了具体的、现实的、既存的条件,想一步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其实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历史上曾经很成功的中共,也是要循着种种具体的、现实的和既存的条件前行,人的或领袖的作用,最主要的只是在于能否发现、尊重和抓住那些具体的、现实的和既存的,有时可能是一闪即逝的客观条件为我所用。任何脱离实际或不尊重实际条件的追求,任何僵化的意识形态指导,都一定是要碰壁的。
回顾建国前的历史,西安事变和1946年和战的抉择,都是中国革命史最重要的转折点。但两大事件背后的各种偶然因素实在是太多,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中共能抓住机遇,全在它的领导人发现并顺应了当时各种现实的和既存的客观条件。这两大事件固然一是防守的,一是进攻的,中共选择的方向有所不同,结果在短时期内表现各异,但最终对中共都是有利的。
时代周报:您一直对人物研究有兴趣,着墨也经常在此,为什么?
杨奎松:我们所研究的所有历史是人的历史,我们对人的关怀及解读人的命运变化更容易反映历史中人的地位、作用和历史对人的影响,因此,研究人更容易让读者看到历史及历史中人的复杂性,看到社会发展影响的复杂性,也更容易打动人。实际上,也正是因为我们持续地关心历史中的人,研究历史中的人,过去很多太过片面或意识形态化的人物形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无论是对革命史中的蒋介石也好,毛泽东也好,这种变化都是显而易见的。
时代周报:经济学家说,中国改革走到这一步,经济学家和法学家能做的已经很有限,下一步需要的是历史学家发挥作用。你在研究中共成功之道以后,会怎么看待中国下一步发展?
杨奎松:我一直说我是研究历史的,读故纸堆,评论当今,特别是预测今后的发展路径,我想我没有这个资格。
但是,假如要我从历史经验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觉得对中国来说,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里最重要的一点,恐怕还是要突破意识形态和既有的僵化思维模式的束缚与影响。共产党是一个意识形态色彩很强的政党,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是建立在主观设定的理想目标之上的。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理想目标固然重要,但离开了具体的、既定的社会现实或客观条件,意识形态的规定性很可能成为人们走向理想目标的严重障碍。1936年西安事变后,中共中央如果不放弃革命的苏维埃革命模式与旗帜,接受国民党提出的“改制”、“改编”,就不可能从两三万人一举发展到上百万人。改革开放后,如果不是两三度修正传统的意识形态语言,不是邓小平发令停止“姓社”、“姓资”的争论,我们今天可能还是在原地踏步,经济还是发展不起来。因此,领导者或者执政者必须清楚地了解中共几度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教训,必须清楚地了解中国也好、世界也好,人类社会发展基本历程和总体趋势,否则就形不成应有的战略眼光与智慧。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