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中国讽刺漫画的带头人张光宇:带头大哥当仁不让

2012年07月10日 11:05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陈浩民 谢姗蓉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来自东北的“愤怒青年”张仃在张光宇身上找到了自己的理想。1936年,19岁的张仃因抗议国民党政府入狱,出狱后他尝试将《买卖完成了》和《春劫》两幅漫画配上一篇短文一并寄给张光宇,被采纳发表。后来他到上海看望张光宇,无论年龄资历,张光宇都远在张仃之上,张光宇却打电话约来叶浅予、鲁少飞、胡考等人,相聚通宵,让张仃感动不已。张仃的作品情感浓烈,直面民众苦难,刚一出道,就被自认“出身低微贫贱”的廖冰兄认作张光宇之外的“第二偶像”,后来廖冰兄的许多漫画作品发表时署名为“王仃”。

日军迫近,张光宇不顾性命发起“漫画抗敌协会”并编辑《抗日画报》,上海沦陷之后携家逃往香港,给《星岛日报》画漫画和插图。

张仃去了延安,华君武逃到香港后在张光宇鼓励下也去了延安。1940年张光宇和徐迟、丁聪一起到达重庆,不久皖南事变发生,张光宇愤而离开重庆,经缅甸回到香港。1941年12月香港沦陷,张光宇再次携家出逃。

张光宇的三子张临春今年75岁,他的童年记忆就是不停地跑路。白天跑,黑夜跑,坐在扁担挑着的箩筐里跑,坐在拉木炭的汽车里跑,从香港跑到湛江,从湛江跑到桂林,从桂林跑到贵阳……年幼的他只知道父母和所有逃避日本兵的中国人一样,是难民。

张光宇曾触景生情画了一条躺着的瘦狗,题为“中国狗”。乐生厌死、情趣盎然的艺术家也被逼得刀剑满腔。

日军不断进逼,张光宇一家走走停停,1944年冬天又到了重庆。老朋友接他到北温泉去住。张光宇稍得安宁便开始埋头作画,抒发逃难中郁积的悲愤。廖冰兄曾作画描绘当时情景:一头是箱子,一头是铺盖卷,中间搭一块木板,张光宇伏案走笔。

抗战胜利后,张光宇的连环彩绘漫画《西游漫记》在重庆、成都展出。《西游漫记》借西游记故事,揭露物价没谱、特务横行的后方,在日本投降后却“增发枪械,添置冬衣,维持治安”。最后孙悟空一棒打碎毒龙蛋,却放走了“法西斯蒂”……

张光宇作为“义民”荣归上海,《西游漫记》的禁展令也随之而来。正好大中华影业公司老板蒋伯英准备在香港开展事业,张光宇答应做美术主任。1946年,张家迁到香港。

在香港的生活相对安逸。张临春和姐姐课余时间给电影配音,张光宇和夫人也时常客串群众演员。张家又恢复了沙龙状态,“有天晚上下大雨,早上起来我姐姐发现鞋都在水上漂着。”张临春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原来头天晚上父亲的朋友扔烟头把骑廊上的地漏堵了,水顺着门缝进来,把家给淹了。

在张家聚会的大都是“人间画会”成员,包括黄新波、廖冰兄、黄茅、丁聪等。张光宇被公推为会长。“父亲能交心的朋友都是左派的。”张临春说,父亲的工作台对面的墙上贴着两张照片,一张是五星红旗,一张是毛泽东

1948年,张光宇在《这是一个漫画时代》前言中写道:“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疯狂相,毕竟倒在漫画家的笔尖下,这个时代过去了吗?没有!……不过我们的笔尖,终能为你们写下结局,而完成时代的使命!”

张光宇自导的连拍照片。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著名自拍照创作于1976年,而张光宇的创意完成于1930年代。动漫、创意设计渐成主流的今天,人们当下遇到的“新问题”,张光宇不但想过,而且解决得都很精彩。上海人陈丹青感到惋惜:曾经那样鲜活的市民艺术,后来都断掉了。 (百雅轩/图)

被排挤和被埋没的

1949年12月,在廖承志、夏衍等人帮助下,张光宇举家迁回北京。他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成了老朋友张仃的部下。他的第一件大事是为张仃主持设计的国徽提供了决定性建议——梁思成建议以“璧”为基本形象,张光宇的建议是“天安门”。

张临春说,到北京之后父亲忙得很少着家,与朋友们聚会也改在了餐馆里。

那段时间张光宇参与过的设计难以确切统计:十大建筑的装饰设计,舞台美术、展览会设计,邮票设计,《人民画报》和《人民日报》改版,甚至每年节庆的游行队伍设计……在张临春记忆中,人民大会堂仿漆器的搪瓷盘、人民大会堂的屋顶“满天星”,都来自张光宇的创意。

[责任编辑:何宇达] 标签:百雅 1941年 漫画家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