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包”酒市场探秘

2012年06月21日 11:02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作者:秦瑜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做品牌还是扩产能?

2011年,仁怀市规模企业酱香酒的总产量为19.8万千升,而中国白酒累计总产量为1025.6万千升,酱香酒的市场占有率不到2%。在茅台镇,除了寥寥几家实力雄厚的企业,大多数酒厂都在做贴牌生产的定制酒。

仁怀市(茅台)酒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易涌对这种现象表示担忧,“酒厂还是要做自己的品牌。”

对于建立自有品牌,任远明表示有心无力。“我们自己真不敢做市场。”一方面是因为现阶段酒厂还没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力,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受到酱香酒生产工艺的局限,产量跟不上。

合格的新酒,从第一道工序开始,经过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高温堆积、入池发酵、最后取酒,可以在一个自然年内完成。这些新酒至少需要贮存三年才能勾兑,成为成品酒出厂。目前,还没有技术能在保证酒质不变的情况下缩短这个工艺流程。

而要得到更好的酒质,在勾兑过程中必须加入一定比例窖藏多年的老酒。这也就意味着,老酒存量对于一个酱香酒厂是最重要的。这不只是一场酿酒人和时间的竞赛,更考验着酒厂的资金链。

任远明告诉本刊记者,即便一个地区的市场推广有了成果,以酒厂目前的产量根本满足不了市场后续的胃口。如果去别的酒厂收购基酒,又未必能保证酒质的稳定。“自己的孩子知道是什么脾性,领养来的摸不太准。”

吴光才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醉泉酒业的自有品牌“茅屋老馆子”酒,目前也在北京、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销售,销量只占酒厂年销量的10%,算是对市场的试探。

吴光才上世纪80年代初期毕业于贵州粮校储藏专业,一直从事白酒原料工作,对酿酒原料有独特见解。在他看来,目前和今后几年内产出的酒能以定制酒和贴牌酒的方式销售完,一方面积累自己酒厂的实力,另一方面也让他不用担心销售问题,可以多花些精力在生产环节上,酿出更好的白酒。

“好酒是不愁卖的。”这是吴光才和任远明的共识。

他们坚信,虽然产量受到局限,但这种千年传承下来的酿造工艺,比较符合现在人们对于绿色食品的要求。有一些年头的酱香酒,其中的甲醛等有害物质不断挥发,酒体更纯净,口感更好。因此成品酱香酒也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比起创立自有品牌,吴光才和任远明更需要操心的是,如何在保证酒质稳定的前提下,尽快扩大产能。

在远明酒厂,本刊记者看到,新的酒库和厂房正在建设中,施工现场砖瓦泥泞,地上堆满了切割完毕待组装的酒罐零件,巨大的银白色金属片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最大的新酒罐能装下100吨酒。”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任远明计划2013年的产量达到将近800吨,之后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再快也快不起来了。”

吴光才对醉泉酒业的规划是,要在近两年内建成万吨级酒库,第一期工程在2012年内就会完工。他打算以租借厂房和委托生产的方式来扩大产量,减少固定资产投入,确保更多的资金,窖藏更多的老酒。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中提到,“利用赤水河流域资源和技术优势,适度发展名优白酒,确保产品质量,维护品牌声誉,推动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据此,贵州省政府提出,到2015年,全省白酒产量占全国白酒市场份额的10%左右,白酒产量将达到80万千升,其中仁怀市的酱香酒产量将达到60万千升。

作为酱香酒的核心产区,茅台镇正变得寸土寸金。

[责任编辑:于一爽] 标签:酒质 酒库 酒体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