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不懂的安哲罗普洛斯:远方的“雾中风景”
他承袭欧洲人文主义电影的传统,镜头里亦真亦幻的影像深深扎根于近现代希腊独特的语境中,即使为外人道,也是一道依稀的“雾中风景”
1月24日,西奥·安哲罗普洛斯意外辞世。最近,这位76岁的希腊导演正在雅典附近的港口城市比雷埃夫斯附近取景。那一天,他正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摩托车当街撞倒,随即不治身亡。他于2011年12月开始拍摄的“希腊三部曲”最后一部《另一片海》成了永远的遗憾。
三日后在他的葬礼上,曾在《永恒与一日》(1998年)中出演男主角家小时工的女演员海伦娜在致辞中感慨:“他是一位历史与时间的诗人。”这是一个精准的概括,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以诗人之笔,游走在缥缈的哲思与历史的纵深之间。
永远“在路上”的诗人
1935年,安哲罗普洛斯出生在雅典一个普通的市民家庭。本来他在雅典大学学习法律,在看了戈达尔的《精疲力尽》(1960年)后对电影业心向往之。60年代初期进入法国高等电影学院学习,因与老师理念不合而未能毕业,回到希腊后以撰写影评为生。其导演生涯开始于短片《传送》(1968年),在40多年的从影生涯中,安哲一共拍摄了13部故事长片:1980年的《亚历山大大帝》获得威尼斯电影节国际影评人联盟奖;1995年《尤利西斯的凝视》捧得了评委会大奖;1998年凭《永恒与一日》得到金棕榈最佳影片奖。
他电影中的人物不是在漂泊,就是在自我放逐,要么就是在寻找,总之永远“在路上”。他的电影总是与水脱不了干系,河与海承载了人物的喜怒哀乐,弥漫在天地间的雾气为电影的画面定调。他喜欢仪式,不厌其烦地一次次拍婚礼场景。他的人物说话总像是吟诗。《雾中风景》里的小女孩乌拉念台词都是文诌诌的;《永恒与一日》中,妻子安娜一封旧信诗一般的剖白将作家对过去那一日的回忆收拢在哀伤的诗性中;《鹳鸟的踟蹰》(1991年)中,政治家在议会会场上放弃论辩的讲稿,只说了一句话:“有时,在雨声背后,为了能够听到音乐,大家都沉默着什么也不说。”然后离席而去。
安哲电影最耀眼的标签是长镜头,这传承自安东尼奥尼。他说:“我喜欢安东尼奥尼对长镜头的管制,比预期稍长一点的长镜头攫住了呼吸。我所拍摄的第一个镜头就已经是全景镜头了。”《流浪艺人》(1975年)长约4小时,只用了80个镜头,这部电影标志着安哲长镜头语言的成熟,1976年,美国影评人皮特·帕帕斯评价说,希腊电影史将以这部电影为分水岭,分为“前《流浪艺人》”和“后《流浪艺人》”两个时代。《尤利西斯的凝视》3个多小时,也只用了80多个镜头。镜头的主观视角往往是一个漂泊者,在旅途的间歇,他的视线于开阔的风景中沉默地凝视着偶遇的陌生人演绎的悲欢离合,彼时往往伴有他长年的合作者、电影作曲家卡兰德若女士悲怆而哀婉的主题旋律。
另一个亚历山大大帝
然而坦白地讲,关于安哲罗普洛斯,至今我仍所知甚少。看片的时候偶感费解,这与语言障碍有关,与影片的节奏有关,最根本的还是文化上和历史上的隔膜。最极端的一个例子就是《亚历山大大帝》。
早年在完全没去了解背景的前提下看了这部片子,完全不知所云,欣赏场面调度多过理解剧情。不知道为什么顶着响亮名号的男主角是个不起眼的山贼,依稀能看出是一群乌合之众建了个人间乌托邦,最后不出意外地变成了内部瓦解、陷于血腥屠戮的反面乌托邦,但搞不清楚各派别之间斗争的逻辑关系。事实上,电影的主角并不是那位征服欧亚大陆的帝王,而是近代希腊民间传说中的人物。每当民间有苦难发生,传说他都会降临人间救世。土耳其占领希腊后,救世主亚历山大大帝成了希腊民间皮影戏热衷的题材。安哲罗普洛斯将1870年真实发生的山贼劫持英国贵族事件放到了20世纪初期,将其作为观照当时希腊社会各派势力冲突的一面镜子。
关于该片,安哲罗普洛斯是这样表述的:这是一部“彻底的希腊东正教和拜占庭式的作品,因为它建构在许多礼拜形式的元素之上,结合了音乐、仪式和血的洗礼。当然还有片中人物的造型”。对于我们而言,比起古希腊,拜占庭是一个更为遥远的国度。在现代希腊,97%的人是东正教信徒。对希腊人来说,古希腊文明不过是一个印象,而拜占庭文明是活生生的。安哲罗普洛斯的葬礼正是纯正的东正教葬礼。
尽管他也在重写古希腊的母题,比如《尤利西斯的凝视》与《奥德赛》的对应关系,比如《鹳鸟的踯躅》和《雾中风景》里的寻父情节可以与忒勒玛科斯寻父相对照,但一个受西方现代文明浸淫的当代人谁手上没有点古希腊悲剧的遗产呢?而安哲罗普洛斯用以感知和表现的方式,却似乎与拜占庭文明靠得更近。有西方学者分析过,西方宗教突出理念与需要,东方宗教则强调美丽与魔幻——拜占庭艺术喜欢用背景烘托人物的神秘感,使他们显得超然于俗世之外;安哲罗普洛斯电影中的人物虽然是世俗男女,但他在苍白隐喻、雾霭弥漫的画面上用长镜头和演员富于仪式感的表演营造的,确是一种神秘而隐忍的氛围。
好莱坞电影得以在全球市场的争夺中胜出,绝不仅仅因为两次世界大战拖累了欧洲,作为一个“没有历史”的移民国家,不同的民族在“大熔炉”中消解了彼此的文化壁垒,方便制造“普世”的大众文化消费品。安哲罗普洛斯说过,“一个人不可能不受到生长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在成长时期尤其如此”。他承袭欧洲人文主义电影的传统,镜头里亦真亦幻的影像深深扎根于近现代希腊独特的语境中,即使为外人道,也是一道依稀的“雾中风景”。
我们都是“战争的孩子”
在《永恒与一日》中,作家问了一个问题:“明天有多久?”这很像铁凝问过的:永远有多远?他的妻子回答:“永恒或只有一天。”
1
2
|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