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大师允我细斟酌

2011年11月07日 11:3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巨龄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作者与张志公先生(左)在有关座谈会上 资料照片

因为做了光明日报的编辑,27年前我得以和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些专家、学者相识、往来,以至于最终有所交谊。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像王力、吕叔湘、周有光、张志公先生等大师一级的人物。虽是大家,但与他们接触,或相互叙谈,我却毫无拘谨。这倒不是因为我过于放纵了自己,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矜持与傲然,言谈欢笑,总是自自然然,就仿佛是在与同辈的什么人相与切磋似的。

而使我尤为感动的,是他们那谦逊的大家风范。这常常会使我斟酌其文的忐忑的心,生出些许的自信与快乐。

王力先生是学界泰斗。他早在70多年前就写出的《中国现代语法》一书,是我国现代汉语研究的奠基之作。我第一次到他家,是1984年。那时,他虽然已84岁高龄,但当我提出请他为专刊题写刊头字的想法时,他不仅欣然应允,而且很快寄给了我。而要说起他为专刊的赐稿,在我,就更有许多宝贵的记忆了。

1985年7月,有位读者来信提出:汉语词汇中的许多异形词,比如“其他”和“其它”;“交代”与“交待”等,到底怎样才合乎规范,或者是有没有必要这样区别,等等,希望予以答复。

我便想到了王力先生,写信请其赐惠。但不知怎的,写着,竟信笔给定了个文章标题:《“其他”、“其它”与其他》。

信,发出了,我却突然感到有些唐突。本来嘛,做编辑是断不了向名家约稿的。但约稿,也只要提出个大的范围就可以了。这一方面是给予思忖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是对人家的尊重,特别是像王力先生这样的大家,搞这种“命题作文”式的约稿,怎么说,也有些不大得体。

为此,我心里一直在不安。

[责任编辑:杨程] 标签:大师 1986年 现代汉语研究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