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富特文格勒的选择

2011年08月09日 08:15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叶智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DG公司出版的《指挥家的抉择》电影原声碟

  DG公司出版的《指挥家的抉择》电影原声碟

  影片中的贝五完整版收录在DG公司出版的富特文格勒作品集中(编号471 289-2,左图)。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与艾默生四重奏小组演奏的舒伯特C大调大提琴五重奏是最好的版本之一(右图)。

  影片中的贝五完整版收录在DG公司出版的富特文格勒作品集中(编号471 289-2,左图)。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与艾默生四重奏小组演奏的舒伯特C大调大提琴五重奏是最好的版本之一(右图)。

这两天,年近七旬的指挥大师巴伦博伊姆首次来沪为上海观众献上纯正德奥风格的贝多芬音乐之宴。他指挥的贝多芬乐曲被行家公认为深得德奥系指挥大师、诠释贝多芬的绝对权威富特文格勒的精髓,但不拘泥而又有发展。早在10年前,巴伦博伊姆曾在讲述富特文格勒的电影《指挥家的抉择》中“再现”了富特文格勒指挥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

2001年欧洲影坛推出了由著名的匈牙利裔导演伊斯特凡·萨博执导,法国、英国、德国、奥地利联合摄制的影片《指挥家的抉择》 (Taking Sides),在德国公映片名为《富特文格勒的选择》(DER FALL FURTWANGLER)。

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描写了二战期间,德国指挥大师、柏林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富特文格勒因为种种原因向纳粹妥协,出任纳粹文化部门的要职。战后,美国对富特文格勒在二战中的行为进行了调查,但调查人员发现找不到富特文格勒协助纳粹的证据,却听到了一个个富特文格勒敢于反抗纳粹的感人故事。调查也受到了苏联当局的阻挠,他们提出要用其他的纳粹战犯来交换富特文格勒。

威尔海姆·富特文格勒(1886-1954)是二十世纪受到广泛尊敬的伟大指挥家,古典音乐领域纪念碑式的人物,他的名字在古典音乐爱好者和唱片收藏家心中就像是一个神话。他是公认的贝多芬、勃拉姆斯作品最权威的诠释者,一生指挥得最多的也就是贝多芬的作品。1982年,由飞利浦和索尼联合开发研制的第一张CD在德国问世,把CD光盘容量定为74分钟就是为了向富特文格勒致敬——1951年他在拜罗伊特节日剧院录制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演出时长74分钟。

电影内外的富特文格勒

《指挥家的抉择》并非着眼于富特文格勒的天赋才华,而是富有洞察力地冷静剖析了他在面对残忍野蛮的第三帝国时的处境。“我在被放逐和死亡威胁之间走钢丝”,这是影片中富特文格勒的台词。当祖国沦于一个罪恶的政治制度统治下,他作为一个艺术家陷入道德的困境。纳粹上台后,富特文格勒去拜访阿诺德·勋伯格这位已经决定移民离开德国的犹太作曲家。他问勋伯格自己是否也应该离开德国,勋伯格对他说:“你必须留下,指挥优秀的音乐。”富特文格勒与第三帝国的周旋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尤其是他乐队里的犹太音乐家。许多二十世纪的艺术家都曾面临同样的困境,并非只有在第三帝国时期。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在苏联的危险处境就是又一例证。本片导演伊斯特凡·萨博本人作为匈牙利极负盛名的导演,也深知在集权制度下一个艺术家的工作和生活受到的束缚和压抑。

富特文格勒在身处黑暗的年代中对德奥系古典音乐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理解——富于激情、勇于革新,也许这些正是他特有的内心驿动。他在第三帝国期间的独特音乐诠释被认为是特殊的抵抗方式,同时给予许多德国普通民众继续生活下去的理由和勇气。

二战结束后,盟军开始搜捕纳粹分子及其合作者。这个“非纳粹化”的行动不仅针对政治家、商人和公务员,而且包括像富特文格勒这样的艺术家。他们在第三帝国期间的所有活动遭到严格审查,并且被禁止在公众场合进行一切演艺活动,一直到他们的案件被复审并定论。影片是对富特文格勒的审判的戏剧化重现,但也是经过严谨的调查研究的。在1947年最终被还以清白以后,富特文格勒于次年受到芝加哥交响乐团担任总指挥的邀请。但是由于公众对他的反对以及一些芝加哥交响乐团主要艺术家的抵制,迫使他推辞了这份工作。由于政治原因,战前他没能去纽约爱乐乐团接任托斯卡尼尼的位置,战后去芝加哥交响乐团担任指挥的愿望也落空,这给了富特文格勒很大的打击。1954年他在巴登病逝,享年68岁。

音乐中的富特文格勒

《指挥家的抉择》电影原声碟的主要作品有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第二乐章)、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和舒伯特的C大调大提琴五重奏(第二乐章)。

1943年6月,富特文格勒在老柏林爱乐大厅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了贝多芬第五交响曲。这场演出在影片的开始被重现:音乐会刚开始不久盟军的轰炸开始了,站在指挥席上的富特文格勒沉浸在贝多芬的世界中,乐队成员的镇静淡定令人动容(爱乐大厅不久之后即被炸毁)。这是有史以来银幕上第一次试图再现这个历史性的音乐盛事。影片开始用的这段贝多芬作品是以色列指挥家巴伦博伊姆的再创作。作为富特文格勒的崇拜者,巴伦博伊姆为了重现富特文格勒版贝五的独特精妙之处,带着耳机边听大师的录音边指挥柏林国家歌剧院交响乐队,尽可能地用数码技术复制出富特文格勒那充满激情、富有张力的诠释。巧合的是富特文格勒本人曾经于1946年受到苏联的邀请去担任柏林国家歌剧院的首席指挥(柏林国家歌剧院当时在苏占区内),然而他拒绝了这个邀请。

这张原声碟上既有巴伦博伊姆的重新创作,也用了原始的录音。影片在一些特别的戏剧性场景中使用了富特文格勒的原作。这些原作是1986年西方在苏联没收的战时无线电广播资料中找到的。这些于1970年代才秘密地在苏联翻录的演出,在1987年交还给了柏林广播电台,并于1989年由德意志留声机唱片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即著名的DG黄牌标志的唱片)首次发行出版(在影片中听到的贝五完整版的CD编号为:471 289-2)。

影片中的第二个重要音乐作品是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中的第二乐章(柔板),在整个故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部交响曲作于1881-1883年,被乐评界称为《英雄交响曲》,奥地利作曲家布鲁克纳创作这部作品时正值瓦格纳去世,所以第二乐章为瓦格纳的挽歌。第二乐章极为庄严舒缓的慢板以低音号合奏开始,接着小提琴奏出第二主题葬礼进行曲,中间的感恩赞美诗把葬礼氛围推向高潮。因为这部作品被纳粹德国广播电台在宣布希特勒死讯后用作哀悼乐曲播放,所以影片中的美国审查官企图用这个事实来证明富特文格勒是深受纳粹喜爱的。尽管柔板所表现的深沉博大的宗教精神与纳粹的暴行背道而驰,但伟大的音乐却被纳粹利用来作为纳粹的挽歌,就像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惨败后,广播电台发布战况公告后播放的是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二乐章。影片中这段录音是1949年的录音,由富特文格勒本人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出。事实上曾经有一份富特文格勒于1942年指挥的录音,可惜的是只存残片了。

舒伯特的C大调大提琴五重奏中的柔板是影片中又一重要的音乐。影片中该乐曲是在一座被炸毁的教堂废墟中演奏的。这部五重奏是在作曲家临去世前不久才完成的,被乐评界公认为舒伯特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五重奏中的经典作品——第二乐章表现出了难以置信的辛酸、凄迷,对往昔岁月追悔和对未来的期望与悲痛在同一时刻完美地表现了出来,两把大提琴的对话把阴冷凝重的气氛展现得淋漓尽致。正如舒伯特对自己作品的描述:“我的音乐是我的天才与苦难的产物。”它就像一帖安慰药剂,抚慰了饱受战火摧残的德国人民和欧洲各国的人民。片中,演奏中间下起了大雨,听众纷纷撑起了雨伞,稳坐不乱直至演奏结束,齐齐起立向艺术家欢呼致意,这些人除了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军要员和社会名流,富特文格勒、调查员和他的两个助手也在场。影片中演奏的五重奏是由柏林玛侬五重奏组和娜塔莎·法妮(大提琴)演奏的。舒伯特在这部作品中把通常五重奏由两把小提琴、两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的组成改动了一下,去掉第二中提琴再加一把大提琴变成五重奏,所以被称为大提琴五重奏。这部作品公认最好的版本有两个,一个是由著名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应邀参加的艾默生四重奏小组演奏的(由DG公司1992录制,唱片编号431 792-2 GH),另一个是阿邦·贝尔格弦乐四重奏组大提琴家席夫演奏的(EMI Classics,唱片编号7243 566942)。

影片结尾,富特文格勒终于重获清白离去,调查员愤愤不平而又无可奈何冲着他的背影吼叫,这时调查员的助手拿起一张唱片放上唱机,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旋律响起……在贝五的背景音乐声中一段黑白的历史记录影片映现:富特文格勒在指挥贝五,听众席里坐着戈培尔等纳粹要员。这段意味深长的结尾用的贝五是富特文格勒在1943年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的录音。 

(这张DG公司出版的电影原声碟的唱片编号是471 564-2 GH。)

[责任编辑:马靖雯] 标签:特文格 大提琴 舒伯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