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人大将汉语改成必修引争议:大学该不该上语文

2013年11月10日 12:27
来源:扬子晚报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汉语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引发争议,该校一名研究生在网上发表名为《慢一点:人民大学的“国际化”》的日志。有大学生因此在网上感慨,“汉语都成选修了,为什么英语还是必修?”扬子晚报记者昨日调查发现,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南京不少名校早在几年前就将大学语文从必修改为选修课。而南京理工大学在将语文改选修后,本学期教育实验学院又重新回归将语文改为必修。

南京高校语文课调查

1大撤退

多数理工科院校已将大学语文变选修

中国人民大学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最高学府”,人民大学取消大学语文必修课,有网友直言:“让《大学汉语》退出必修课,不得不说是一种倒退。”扬子晚报记者昨日调查了解到,南京大部分理工科院校均不开设和语文相关的必修课。

东南大学中文系教授乔光辉清楚记得,1994年到2004年,很多高校都把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大学新生入学,语文教材人手一份。“东大是在2005年前后取消了大学语文必修课,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目前没有和语文相关的必修课。”扬子晚报记者对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院校理工科学生的采访中发现,大学语文这门课基本上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呈现的。就连曾把大学语文列为全校必修课的河海大学,也在2012年新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中把大学语文拉出了必修课队伍。河海大学12级水务工程专业的宋同学是河海大学取消理工科必修大学语文的第一批学生,他觉得大学语文取消是必然的,“传统的人文知识大家都听腻了。”而12级交通工程的李同学也觉得无所谓。“随便,关键看好不好考。”同时,他提到有次院里的交流会上大家谈到这个问题,有同学还是希望上大学语文的,因为“既然英语都学,语文也应该学一下吧。”

南京大学的情况和理工科院校类似。在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医学、新传、历史、哲学、海外教育等学院将大学语文作为通修课,“按照要求,每名学生修满14学分的通识课,但通修课的课程类型有很多,语文只是其中一块。完全凭个人兴趣去选择。”一位学生告诉记者。

2小回归

南理工语文变必修,但不按传统方式上课

南京理工大学教育实验学院是今年新成立的学院,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试验田,教育实验学院实行本硕博连读,荟萃了南理工九大学院的多个理工科专业。不过让记者意外的是,从这学期开始,这些理工科尖子生必须上一门语文必修课——文化导论,3个学分。

这也是教育实验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导车文荃教授的一种坚持。“人才人才,人是第一位的,而现在的大学教育太重视才,忽视了‘育人’,尤其是在理工科为主的大学里,人文类课程更加受到忽视。”车教授认为,“人文课程的缺乏,一是缺乏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二是忽略学生对文字使用的学习,直接导致了学生在论文写作上存在很大问题。”车文荃举例,很多学生的论文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一整段下来一逗到底。为了让理工科学生接受语文课,车文荃在调研之后还对传统的大学语文进行了“改良”。

“这门课很有意思,有两位老师,一位是南京大学的傅元峰教授,另一位是南京理工大学的黄梵老师,傅老师偏重理论,黄老师偏重互动和实践。”说起大学语文课,南理工大一的徐慧文用“新奇和震撼”来形容。上周,傅元峰教授给同学们介绍了绘画作品《绿狗》,“一只绿色狗张大嘴巴在咆哮。老师问,这幅画传递什么意思?”同学们的目光立刻聚焦过来,十几双手高高举起,有同学忍不住抢答:“是对自然的不满。”“感觉大家回到小学课堂了,积极举手发言。”有一次,傅元峰老师向同学推荐一首新诗《杀狗的过程》。“至今让我很震撼,有一种价值观被颠覆的感觉。”徐慧文说,黄梵老师布置的“小练笔”也挺有意思,“有次他设置了个场景,和别人困在一个电梯里,根据这个场景写一段话,我脑子里就像放电影一样。”

开课前,很少给理工科学生上课的傅元峰老师费了不少心思。这不再是单纯的大学语文课,“文理能兼顾,其中包括探讨的有文学主要的题材,小说、诗歌,还融入了艺术元素,有电影,绘画,其中还有科幻电影。当然也有实际操作内容,如科技论文写作。”

观点集萃

理工科学生多数赞同语文回课堂

大学语文课该不该重回课堂,扬子晚报记者昨日调查采访了部分理工科高校的学生。记者综合了一下,大致有这么三种观点:

一、应该上大学语文,但我没有选这门课。持这种观点的理工科学生占最多数。南京工程学院工业设计大三的龙同学就是其一。南京农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大二的刘同学也表示,“现在大家被网络、电子产品充斥生活,学学语文,可以给自己的心灵带来一片宁静。”至于没有选修这门课,“担心考试过不了关,以前上学最害怕语文了。”

二、应该上大学语文,我也选修了这门课。代表的有南理工通讯工程大三的杨同学,她觉得很有必要通过大学语文课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理工科学生搞科研,泡实验室,忽视文学,不利于提升道德文化修养。

三、少部分同学认为,压根不应该上大学语文课。测绘专业大三的王同学认为,“语文修养的培养,不在于一门大学语文课”,而且初高中的语文知识学得够多了,足以应付以后走向社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大二的付同学直接表示,“工科学什么语文啊!”河海大学测绘大三的李同学说,虽然他选修过大学语文,但也还是“上了也没学到什么东西,还不如不开。”

专家

理工科学生更应必修语文

人民大学取消语文必修课,乔光辉的观点比较中肯,“可以理解,人民大学以文科见长,没有了大学语文这门必修课,还有很多和语文相关的课程,也能承担人文教育功能。然而在理工科院校,人文这块没有得到有效的弥补,是个空缺,因此大学语文成为必修就尤其重要。”乔光辉介绍说,过去东南大学大学语文作为全国精品课程,在全校必修,这几年变为选修后,学习大学语文这门课的理工科学生少了,“过去文学院有十二三名优秀老师开课,现在语文课只需要三四名老师教授。”乔光辉分析,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就是“大学语文无用论”。当年东大取消大学语文必修课前曾做过调查,有部分理工科学生问,“学大学语文有什么用?”“大学更要强调一种人文精神,学习效果和作用,眼睛是看不到的,这一点常被我们忽视了。为什么大家重视英语,因为功利性非常强。”在乔光辉看来,学好语文,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语言和文学,包括一些经典选段,对怎样去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都有益。快餐文化肯定不是经典。”

语文课设置也该做改革

人民大学为何取消大学语文必修课呢?校方解释,学生对这门课的热度一直不高,多次测评的综合排名都在倒数第二位。《大学语文》这门课究竟学习什么内容呢?乔光辉介绍说,大学语文应该能起到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组织能力的作用,写论文时不至于词不达意。同时要选取中国古代经典选段,实现文化的传承。

南京大学傅元峰教授认为,学习语文课实际上是培养个人人文素养,广义上包括文学、影视、绘画、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与飞速发展的时代不能脱节。课程设置上也不能与生活离得太远。

[责任编辑:徐鹏远] 标签: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课 大学新生入学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