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阿来执笔电影处女秀:写作动力是对历史负责

2012年09月07日 13:33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施晨露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阿来近照

《西藏的天空》剧照

阿来的简历上通常这样写道:藏族。出生地:马尔康县。他曾骄傲地称自己:一个用汉语写作的藏族作家。人们熟悉他的《尘埃落定》,这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甚至被一些作家同行认为“可以拿诺贝尔文学奖”。

无论是写作能力还是出生背景,都让上影出品、上海与西藏两地宣传部联合摄制的电影《西藏的天空》从一开始就锁定阿来担任编剧。但在电影筹备的几年间,阿来推却过,乃至如今电影已近杀青,来到西藏拍摄地探班的阿来还这样调侃自己:“我以前对媒体吹过牛,说我一辈子都不会碰电影。 ”

“一辈子不碰电影”的阿来,此番执笔电影处女秀,到底有何特别?

想写如何让人还原成真正的人

记:《西藏的天空》早就锁定您编剧,但听说您接下这部戏经过了多番考虑。

阿:上影最初找到我是2009年3月,当时我签下了一个委约写作项目 《格萨尔王》,时间无法协调。当然,这多少有一点推托的借口成分在。电影超过我的理解,它的生产过程太复杂,我不敢轻易接下来。

第二年国庆节前,双方又在北京碰了一次面。我提出一个想法,剧本主题应该有所提升。写西藏,主旋律一定是“翻身农奴歌解放”。而我认为,一个社会的真正解放不只是一部分人的解放,应该是所有人的解放。在西藏的特殊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差异,人的解放比社会的解放复杂得多。电影的两个主人公丹增和普布,过去是少爷和农奴的关系,二人几次大的命运转折,都与西藏当代历史密切相关,经历了一次次时代变革,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他们才真正达到忘掉过去身份的状态,回到最初的两小无猜。

解放,不仅是农奴普布的解放,也是少爷丹增的解放。少爷的身份对人也是一种囚禁。如何让人还原成真正的人,这是我想写的。

记:当时您的设想已经比较成熟了。

阿:我们通常理解的“主旋律”比较狭隘,如果我们不那么狭窄地理解主旋律,讲社会的变化,讲人生而平等,而达到平等需要多么艰苦的过程,这也是一种主旋律。这一席畅谈,大家都很兴奋,几乎喝醉了。第二天是国庆长假,我说回去就拉一个提纲,假期后交卷。结果,7天写了两万多字,交稿时,人家跟我说,再加个几千字就是一个完整剧本的量了。

记:这一稿出来后就一锤定音了?

阿:第一稿写得非常快,后面就要磨了,直到今年1月才最终定稿。我写剧本有个宗旨,里面写到的背景一定要非常实,这也是我写小说得到的经验之一。剧组去选外景,虽然这和我一点关系也没有,我也去了。一定要来这片土地看一看,更重要的是在当地查阅了很多资料。

电影里很重要的概念是关于人的解放,这是否仅是我的一种抽象的想法?关于这一点我很忐忑。被推翻的旧贵族,他们怎么想?循着这一条,我看了很多文史资料和过去的回忆录。电影的背景一定要经得起推敲,只靠作家的想象是不严肃的。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阿来 藏族作家 西藏的天空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