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科幻大师代表作《阿西莫夫:银河帝国·基地》引进

2012年05月15日 14:08
来源:华商晨报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科幻文学和主流文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华商晨报:科幻文学和主流文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刘慈欣:它们的相同之处是都是文学,很多科幻作品本身也被列入主流之列,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某部科幻小说写的更深刻更文学一些,就会被从科幻中拎出来,说它已经不属于你们科幻了,它属于主流文学,科幻史上这种例子很多。

钱莉芳:所谓的“主流文学”发展到现在,都是在市场的大潮下被推搡挤压的一类。不过科幻比较独特,和其他类型的文学比较容易区分。

韩松:都是文学,都要写人,但反映的手段不一样。另外,科幻有它的特殊性,有鲜明的一些特色,如表现未来,展现科学技术的审美,常常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描写,有大量的社会学内容等等。主流文学和科幻文学是同盟军,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

华商晨报:你觉得对于科幻作家来说,有哪些地方不同于其他作家?比如说想象力、逻辑思维等。

刘慈欣:科幻文学其实也分很多种类,就比较传统的科幻而言,可能要求作者对科技以及科技带来的变化有着更多的兴趣。但总的来说,我认为共性大于差异,本质上说所有的文学都是幻想文学,都需要想象力,即使是最现实主义的文学,只要不是完全纪实性的,都是想象力的产物。

钱莉芳:科幻作者首先要有对各种离奇想象的天然偏好。我自己就是自幼喜欢胡思乱想,对各种“××之谜”一看就两眼发亮浮想联翩,也因此带累误看了不少伪科学——那会儿科普领域还不那么规范。不过看多了,总会知道真相,而辨析能力也练了出来。科幻小说中,对离奇真相的求索本来就是其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的魅力之一。没有这份天然的痴迷,是很难写出它的好处的。

韩松:科幻作家最主要的是他要懂得并热爱科学技术,拥有科学知识,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很多问题。另外就是超出常人的想象力。逻辑能力也很重要,科幻作家构造的世界,是要合理的,是有可能出现的,绝不是随意想象。

华商晨报:在中国,对于广大读者来说,熟知的科幻作家很少,这是科幻小说的门坎比较高造成的?

刘慈欣:对于广大读者,熟知的科幻作家并不少,凡尔纳和倪匡人们都知道。只是近年来国内的科幻作者影响力有限。

韩松:有这方面的原因,另外,还有一些原因,比如,推广不足,人们对科幻的兴趣不够,科幻在中国长期被定义为儿童文学,再就是中国科幻创作整体上还不成熟,好作品不多。

《银河帝国·基地》的影响力有多大?

华商晨报:在今年截至目前出版的科幻小说中,引进的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基地》最受关注,你怎么看他的作品?

刘慈欣:与克拉克等作家相比,感觉他的作品缺少某种色彩。但我还是很喜欢他的小说。

钱莉芳:他的读者遍天下,我钦佩他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华商晨报:这部作品影响了很多人,包括诺奖得主克鲁格曼。作为科幻作者,你觉得阿西莫夫这部作品的影响力有多大?

刘慈欣:它最初在国内的相关文章中被提及时,名称曾被误译为《基础》,其实这部巨著在科幻文学中确实是具有基础地位的经典。

钱莉芳:阿西莫夫奠定了科幻界中这一类型作品的基调,就像金庸创造的武侠世界,那些武当、少林等门派名称和武功特色,几乎成为后世众多武侠小说作家的框架。

韩松:我以前看过它,这是一部描写广阔的银河世界的作品,人类分布在整个银河系中,但面临危机,需要去克服。在这个基础上,展开了科学技术的、心理学的、政治的、社会的、军事的种种较量,好像重演了一遍罗马帝国史,但在我看来,更像《三国演义》。这部作品在世界上的发行量,在整个科幻史上,都名列前位。它影响到很多作者的创作,也让很多年轻人迷上了科幻,迷上了科学,展开了富有创造力的、对宇宙的想象。这的确是一部不可错过的经典。本报主任记者杨东城

刘慈欣,中国科幻的领军人物,代表作有《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等

钱莉芳,中国当代历史科幻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天命》《天意》等

韩松,著名科幻作家,代表作有《宇宙墓碑》《2066之西行漫记》《让我们一起寻找外星人》《红色海洋》《地铁》等。

[责任编辑:何宇达] 标签:银河帝国 基地 1980年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