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浩:我是“二流市场”中的“三流导演”
4月下午的日头开始刺眼,35岁的宁浩斜坐在落地窗前的高背椅上,眉头紧锁,半边脸沐浴在阳光中,半边脸埋在暗影里,这使他看起来像一个焦虑疲惫、尚未成熟的“教父”。
6年前,一部《疯狂的石头》在中国电影市场划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新纪元,无数的投资人、青年导演追随宁浩的脚步,试图杀出一条“以小搏大”的黑马之路。6年后,模仿者们纷纷败下阵来,而宁浩也告别了“新锐导演”的阶段,开始了另一种探索。
昨天,宁浩的第6部长片《黄金大劫案》正式上映。在这部讲述“小混混成长史”的电影里,宁浩收敛了自己最擅长的黑色幽默,转而试图表达成长、牺牲、信仰。对他而言,这次“转身”不仅事关电影,更关乎对自我认识、人生境界的思考。这个过程不乏纠结和拧巴,但终究要迈出这一步,这是宁浩的选择,也是他的宿命,“因为我就是这种人”。
《黄金大劫案》 喜悲掺杂,前后有点拧巴
新京报:拍完《黄金大劫案》,你觉得达到了预期目标吗?
宁浩:拍完后连我都觉得有些地方不那么好。问题在剧本上,也许早一点铺垫会更好一些,故事后半段发生的事情,应该往中部挪一挪。
新京报:可能对普通观众来说,看这部片子该笑的时候笑了,该哭的时候也哭了,差不多就行了。
宁浩:这方面不管别人怎么认为,我得去找自己的问题。《黄金大劫案》的作品感不强——观众看《疯狂的赛车》时笑得不比《疯狂的石头》少,但为什么看完后都觉得“赛车”不如“石头”好?一部电影不是说有一个愉悦的过程就完了,之后的作品感会长期留在观众的心里。“赛车”一拍完我就觉得是垃圾,但我觉得《黄金大劫案》比“赛车”好,没烂到那个程度。
新京报:你曾说“以市场为出发点”牵绊过你,这次呢?
宁浩:多少会有一点。比如我太想保留喜剧的东西,但这会令作品有点前后拧巴。一个统一的作品,力量会更强,像《泰坦尼克号》,大家都哭了不就完了吗,为什么一定要笑呢?要不我就纯粹弄个喜剧,没有悲剧的部分也行。所以说还是拧巴了。我最终觉得,不该预设目标来进入创作,创作应该是像种树一样自己慢慢长出来。其实出品方给我的自由度很大,没人管我,是我自己想太多了、目的性太强,过犹不及。
1
2
|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