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教授出《上课记》:做与众不同的教师是为自救
4
《上课记》之后我本性就是不谋求“正途”“正位”的人,不然就没有《上课记》了
南方日报:有人称这本书为“大学生心灵调查报告”。对于它的价值和意义你本人怎么看?
王小妮:如果说它有价值,它的价值在于真实,没有虚构。如果不能带来改变,它也只是一叠印了字的纸。
拿到实体的书,我的感觉很奇怪:读者不会想到为写这些字得付出什么。
南方日报:你的学生看到《上课记》有什么反馈?你周围的人呢?
王小妮:收到学生的邮件,多是感动,文字间的好多东西其实他们还没懂,或者永远不会懂。周围人?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了,感觉做老师的眼神游移,好像听到他们心里说你在干什么?我知道我出位了,我本性就是不谋求“正途”、“正位”的人,不然没有《上课记》。
南方日报:书中的很多细节让一些同为大学老师的人深受触动,比如通过算一笔账,发现学生要为每一节课付50多块钱。现在我们接触到很多老师,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每一节课对于学生的价值。
王小妮:我大概也知道正常的大学老师们在干什么,看他们为2万元的经费争,真想笑。
不要以为避害趋利天经地义人人皆如此。人世间总会有例外,我对学生说:在别人都这么想的时候,总有人要那么想,这40年来,这个土地上的诗人们一拨拨都是这么过来的。知道他们没听懂,但是我要说。
南方日报:你说“上了六年课,我相信做个好老师并不难,真正的问题远比做个好老师复杂得多。”这些问题具体指什么?
王小妮:教育体制不变,或者更大的东西不变,一个人所做的绝对只是飞蛾扑火。
南方日报:那么在付出这么多之后,有时候可能看不到明显的成果,或者像你书中所说,这些理想主义,这些单纯,可能在他们毕业之后就会荡然无存。那么你坚持下去的动力是什么?
王小妮:首先,是为我自己坚持,一个写诗的人本能的抵御和挣扎。还有这些活蹦乱跳的孩子们,他们也必须为自己争得未来。
南方日报:很多人在看完这本书之后,可能都会遗憾自己没有遇到你这样的老师。对于这些人,你认为他们应该怎么样进行自我教育?
王小妮:我只是死心眼了点,把写诗的气力滥用于四面八方了,只要不违抗一个生命渴望自由的本性,人人都能获得自救。
众议《上课记》
朱大可:一种充满细节的教育
在一个喧嚣的时代,没有人会如此使用教学听诊器,静静地倾听那些年轻心脏的跳动,看到“在生活的角落里,每一个孩子都在发光”。她如此耐心而友善地对待他们,感受他们的疼痛、喜悦、忧虑和希望。这是一种充满细节的教育。良好的教育,必须具备这样的细节;而只有善良和爱,才能产生如此丰富的人性细节。在课堂展开富有人性色彩的美育和情感教育,让阅读和写作都散发出日常理性的光亮,这显然是一种最好的营救。
小妮的诗风始终简单质朴,她的随笔亦是如此。没有奢华的语词,没有夸张的铺叙,也没有常见的道德煽情,整部《上课记》犹如一个简单的速写本,线描了一个普通教师的细腻感受。她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里都发现了人性、诗意、情趣和生活的痒点,但反射在文本里的,只是一种恬淡而简洁的日记体回响。我想,海南大学的电影电视文学专业的学生有福了。跟她相比,我不是合格的学生,更不是合格的老师。
蓝蓝:一个时代真实的映像
在这本书中,她记录了从2006年到2010年五年间和学生们相处的故事,记录了来自中国各个省份、城市、乡村孩子们的言行,记录了她对于教育的严肃思考。一个个有名有姓的学生,不是抽象的数字,那是一个个有感受有喜怒哀乐的生命,一张张青春的脸后面是一个个组成社会的众多家庭。王小妮以她深切的爱,自觉负担起在这些年轻人心中点燃理想主义之火的责任。
这是一本令人心惊的书,也是一部沉痛的书。它记载了一个时代在年轻人心中留下的恐惧、迷茫、贫乏、冷漠,也记载了一息尚存的希望、温暖和抗争。它以最敏锐的触角,触及了社会各个层面最深处的暗潮涌动和它们对年轻人心智的影响,也袒露了一个教师秉持良知和责任倾尽心力热爱和引导下一代人的赤子之心。——这甚至不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甚至不仅仅是一个教师和学生们交往的故事,它是一个时代真实的映像,关乎到民族的生死存亡的未来。
申霞艳:一本大学生心灵调查报告
王老师一再谦虚地强调《上课记》是任何一个老师都能写的。其实能写和能做、能想是两回事,记录本身是容易的,一时的慷慨激昂、愤世嫉俗、忧国忧民是容易的,难的是始终如一的坚持,无论路上碰到什么打击、障碍乃至侮辱,仍然沿着理想行进。她在课堂的努力虽然只是面对她教的那群孩子,但我相信,这群孩子同样会影响她周围的朋友、她未来的下一代,所以,教育的深远影响和精神意义绝不是一双世俗的眼睛可以随意评估的。
《上课记》不仅是本个性化的写作教材,也是一本社会学的大学生心灵调查报告。王小妮从不高高在上,对学生凌空蹈虚地指手画脚,对于学生的兼职、舞弊、缺勤均持理解之心。她对学生的痛苦感同身受,将自己对学生的误解坦白招来。她并不美化学生,她们的点名诡计、对老师的奉迎讨好、助学金的分配不均等都从实记载。《上课记》没有经过科学的问卷设计,却相当散淡而人性地录下了当代大学生的困境;虽然各年体例不统一、显得没有规划,但却相当性灵。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