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学者王德威大爱《围城》 称文学基本问题是虚构性

2012年03月04日 10:58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王德威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王德威:现实有时候比虚构更匪夷所思,但我们还是放在虚构的架构中看现实才会有这样一个结论。你会说,怎么我们的想象力都被现实打败了?这一方面提醒了你怎么去看待现实,怎么在现实里面找寻出路。另一方面,这也提醒了专业虚构者,这些创作家、艺术家、电影工作者走得还不够远,跑得还不够快。

1902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虚构了1962年的中国,小说写得好不好是一回事,但他愿意去投射,有这样一种愿景,想象世界博览会在中国怎么发生,它会振奋那个时代的读者和政治革命家。

人物周刊:但即便是《三体》这样的科幻小说,也是基于中国现实,其生发的想象才能打动人。

王德威:没错,《三体》非常现实。如果没有现实底线的话,那它无非就是胡言乱语。《狂人日记》为什么能在1918年打动那一代的青年呢?1908年,鲁迅希望有一种摩罗诗人出来,那么100年后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想象虚构一个,我们今天的摩罗诗人在哪里呢?今天还需要那样的英雄吗?可能不需要,但我们需要另一种摩罗诗人。这对我们是一个很有力的启示。我跟学生也这样讲,念文学,付出是值得的。

 

刘慈欣是惊喜,韩寒是一个类型

人物周刊:说到政治,台湾选举的时候,你会回去投票吗?

王德威:2000年,我正好休假回去投票。最后选出来的是陈水扁。当时会很失望,但我告诉自己,这是民主的一课,结果就是这样,你难道不接受吗?

等到4年之后再选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了,做得这么糟糕,怎么还选他呢,再选他的理由是什么呢,你不是民粹吗?但这时候你必须要自我反省,我是不是因为自己背景的问题,还是输不起,还是你爱不爱台湾?原来很好的同事,有一天站在电梯里,突然觉得不能正眼看你,我也不能正眼看他,因为互相知道立场。那真是很震撼。

后来我真的问自己,你爱不爱台湾?我也爱。这个“也爱”好像不对劲。我对台湾到底了解多少呢?我不讲台湾话,成长的环境让我没有学的机会。但会讲台湾话就代表爱台湾吗?我惟一的方式是回到本行。我做了一件事,编了《台湾:从文学看历史》。我的专业是再次唤起我们虚构的能量,再次告诉大家台湾有多少种可能。它的过去,陈水扁不一定比我更了解。它的未来,陈水扁不见得比我想象得更好。你说文学跟政治跟人生没有关系吗?太有关系了,我们当然是活在这个中间的。

人物周刊:韩寒也开始谈政治了,你怎么评价韩寒写的东西?

王德威:我以前很努力地读过《三重门》,还有《长安乱》,坦白讲,真的是觉得一般。但我看他的博客后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技巧的公共知识分子,专业不专业是另外一回事。他是一个敢于发声的人,同时也是很聪明的人,他不只是为民喉舌而已,同时也为自己喉舌,照顾了自己的这一面。Why not?这是一个有能量的文化人。他是不是一个好作家?要看我们自己对文学怎么定义。我相信他是有能量的,这么年轻。年轻都是好事嘛,我正在读戏剧剧场史,那些都是二十几岁的人啊,曹禺才几岁啊就写了《雷雨》,他又导戏又演戏的。

我真心想讲的不是韩寒。我觉得他很能写,这个没有问题,但是,他仍然符合了我预期中韩寒的样子,一个stereotype(类型)。

人物周刊:人们经常说,好的作品能给人带来意外的感受,你的意思是说,韩寒并没有给你带来意外?

王德威:我看韩寒的东西没有大惊喜,哪怕他多么能言善道,或者多么离经叛道。刘慈欣对我来说是个意外,我从来不知道大陆的科幻小说是这样的,所以他那个东西出来,会让你有种惊喜,噢,怎么会这样呢?

第一次看阎连科的《坚硬如水》也有这样的感受,“文革”怎么可以这样写?他打翻了你很多约定俗成的观念。他的“文革体”简直是拍案叫绝啊,完全是用“文革”的书报体来写那个时代,他是在讽刺。

像韩寒就有某种预期感,他果然就是这样,那也挺好的。我在给学生讲大众文化史时,结尾是韩寒和郭敬明。

人物周刊:你怎么评价郭敬明?

王德威:郭敬明?太可爱了吧,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就这么可爱下去,他走那个路线当然比韩寒小了,我就不晓得怎么讲。郭敬明现在就是个有才华的文学企业家。

台湾也有“红唇族”,张曼娟那批美女作家,她们在1980年代经营得很好啊,到今天依然有大量的读者。她们不管自己年纪多大,读者的位置永远锁定在18岁到20岁,永远写这种。张曼娟有个集团,她有几个徒弟吧,大家一起来脑力激荡写东西,是个品牌。文学本来就是五花八门的,我不会说这是应该排除的。唱了半天高调又怎么样,大陆还有一批追随党政军的文学企业家呢,我们从来不看的,但是像过去的茅盾文学奖一开奖,他们总有几个人得奖就对了。

 

“和谐社会”非常抒情

人物周刊:你为何对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关注起来?

王德威:我以一个海外学者的身份,面对中国讲文学现代性的两大旗帜,一个是启蒙,一个是革命,已经讲不过人家了。启蒙和革命讲了一百年,似乎也可以讲些别的。另一方面,“主体性”是前几年台湾和大陆都很流行的一个老词,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才流行。说到主体性,不能不联想到抒情传统所建构的主体问题。

[责任编辑:何宇达] 标签:1986年 朱光潜美学 1918年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