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文学与奥斯卡奖相互提携:十多年来6次绝美“联姻”

2012年02月22日 07:37
来源:辽沈晚报 作者:王莹 宋波鸿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当初,看重这三则故事的正是著名编剧保罗·哈吉斯,他经过仔细的阅读后,将三则短篇故事改编成了剧本,赢得了制片人、导演兼主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青睐。伊斯特伍德曾说,“这不是一个真正的拳击故事,而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一个老人因不复存在的父女关系而哀伤不已,他发现了一个让他再次找到父亲感觉的年轻女孩,而这个女孩正在竭尽全力的成为出类拔萃的拳手,正因为这点,我才被故事深深吸引。 ”可以说,如果没有F·X·图尔在拳击界的经历,就没有这部短篇小说集,就更没有被改编出的《百万宝贝》,而它带给观众的不仅是打斗的场面、感人的情节,更有人们对书籍中作者情感的领悟,而那,才是F·X·图尔最想表达的。

“史上最佳小说”成全“百万富翁”

第81届最佳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上映年份:2009年 原著:《Q&A》(维尔斯·史瓦卢普)

2009年,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拿下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电影音乐奖等八项奥斯卡大奖。而很少有人注意到,《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其实是改编自一本叫《Q&A》的小说,而在电影上映前,该小说并未在中国出版过。

《Q&A》是印度外交官维卡斯·史瓦卢普的著作,当初维卡斯·史瓦卢普有写小说的初步构思时,恰巧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关于一位英国军人遭指控作弊的丑闻,加上自己后来读到的一篇报道——印度贫民窟的孩子竟已学会上网使用计算机。于是,便有了一个新奇的想法,决定在小说中让一位没有受过正式教育的贫民窟小子参加难度十分高的“益智问答比赛”,将“街头”知识与“书本”知识这两个主题结合。也正是这次疾风巧合的灵感,创作了《Q&A》这本风行世界的小说。小说在2005年出版后,便受到了好评,并荣获了2006年有声书奖、2006年南非年度最佳平装书波克奖及2007年法国书展读者票选大奖,并入围2006年不列颠国协会最佳处女作奖。

制片人克里斯蒂安·科尔森无意间在伦敦的出版社看到了书稿,被问题和人生交叉的设计所吸引,便拍板买下了电影的版权,这才有了之后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不同的是,在原著中主人公面对的是十二道难题,而电影中主人公面对的是六道难题,其中都穿插着曲折复杂的故事,让主人公通过苦难而丰富的人生阅历、善良、诚实、乐观,获得了最终的大奖。可以说,没有《Q&A》就没有《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一部小说创造了自己的销售奇迹,也创造了电影热映和奥斯卡奖项的奇迹。

纳什同名传记征服“小金人”

第74届最佳影片——《美丽心灵》上映年份:2001年 原著:《美丽心灵》(西尔维雅·娜萨尔)

奥斯卡74届最佳影片《美丽心灵》编自由西尔维雅·娜萨儿所撰写的同名传记。内容是关于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却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以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

约翰·纳什,由于他与另外两位数学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奖。这也为《美丽心灵》这部传记增添了最大的内容。不过有评论称,归根结底,《美丽心灵》中的爱情故事正是整部影片的中心,小说原著作者纳萨尔也曾经表示,纳什没有妻子艾丽西亚不可能健康的幸存下来,艾丽西亚才是小说中的英雄,也是影片中的英雄。

传记介绍了美国诺贝尔数学奖获得者纳什的传奇人生。

书中写到,“艾丽西亚虽然意志坚定、讲究实际而且独立自主,但是,少女一般的爱恋,在经历过幻想破灭,艰难困苦和种种令人失望的事情之后,却始终没有消失。她带纳什逛街买衣服,每当他出门在外,她就会感到烦躁不安,担心他会被恐怖分子绑架、由于飞机失事而丧生或是他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竭。他的脚踝扭伤而肿起,她立即从一个晚餐聚会起身离开,陪伴在他身边,在急诊室门外整整坐了四个小时。更能流露心迹的插曲可能是,她看着他身穿泳裤站在加利福尼亚一个游泳池旁边的旧照片,吃吃一笑,说:‘他的双腿是不是很漂亮? ’”

“病人的”原著比电影更有诗意

第69届最佳影片——《英国病人》上映年份:1996年 原著:《英国病人》(迈克尔·翁达杰)

《英国病人》改编自侨居加拿大多伦多的著名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获奖同名小说。这是一个以战争和沙漠为背景的跨越时空的爱情悲剧。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德国、突尼斯以及联合国的200人参加了影片的摄制工作。影片在穿梭尼斯境内的撒哈拉沙漠实景拍摄,画面壮观、绚丽。

其实改编成电影的《英国病人》显然侧重了对爱情的描写。所有观众都会被爱情所感动,而忽略了那个战争年代的悲痛和凄凉。而整本小说诗歌一般的语言,才是这部作品最大的魅力。电影受制于线索与时间,而小说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书中关于沙漠中死去凯瑟琳的描写成为经典:“……我只渴求踏上一个没有地图的地球。

我带着凯瑟琳进入沙漠,那里的月光是我们共有的书。我们陷于流言之中。置身于风的沙漠。 ”

[责任编辑:何宇达] 标签:奥斯卡金像奖 奥斯卡最佳影片 法兰基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