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两岸三地文化差异:台湾比大陆更“传统”

2012年02月21日 14:04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刘婷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同龄人迥异的成长历程

北京晨报:书中三人文化记忆中体现出的各自成长经历,又形成一种纵向的对照,这种对照对于社会意义层面有什么意义?

胡洪侠:我们三个人之间谈话不用翻译,谈到唐诗宋词,孔孟、苏轼大家也都非常清楚。我们想把个人的际遇写出来,作为以后研究的社会学资料。这就形成了一个纵向的对照,三个人的成长经历、起点,可以发现人生的日程是错位的。我这一杈,受苦比较多,家庭出身是农民,马家辉最轻松最自由,物质上没受过什么苦,后来去台湾求学。他六岁就开始初恋,但我们那时候可能连恋字怎么写还不知道。

同生于1963年的三个人,各自的经历在社会中不能说有普遍的代表性,但有各自一定的代表性。因为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节奏的不一致。我们1970年代末改革开放,当时台湾、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中的两条小龙已经腾飞了,那个时候我们还比较贫穷,他们会比较早享受物质、教育上的一些东西,起码比我本人在这方面要优越得多。

北京晨报:从该书的选词中,怎样体现差异性的对照?

胡洪侠:选词词汇要在三个人的生活中,都很熟悉,也要体现差异。一类是三地三种华人社会中避不开的词语,如交通工具火车、飞机,生活词语如小学同学,三人的写作看着是自说自话,一旦写出就有差异,慢慢从大时代的个人记忆中体现出差异。另外一种词,如金庸、邓丽君、琼瑶、三毛,这种产生于港台,对大陆具有很大影响的文化词语。还有一种,看上去带有政治性的词语,三地的人在成长、生活中却都能涉及到。

同中求异才能更好沟通

北京晨报:现在普通民众去台湾、香港已经不是新鲜事,但总感觉对对方的文化生活理解,还处在一个比较浅的层次上,您认为通过何种渠道能够形成更好的了解?

胡洪侠:当城市物质生活水平趋同时,往往很容易认为其他方面也一样。因此在探讨物质生活之外的差异时,特别是文化方面,总会出现一些偏差。我们好像认为,物质到这一步了,其他都可以迎刃而解了,其实不是。我们在解决两岸问题时要求同存异,在共同价值方面要求同,但在文化交流中要同中求异。尊重这种异,了解这种异,才可以更好沟通交流。

我们现在主要不是渠道问题,问题是心态。我们不要有那种以经济眼光决定一切的心态,而看不到对方的优点。比如很多人觉得自己有钱了,拎着名牌包,牛烘烘的,到了台北,只是觉得台北的楼怎么不高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摩托车啊,台北的节奏太慢了等,因为有先入为主的这种心态,看另外两个地方的时候标准有了一种漂移。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去了解,比如去看他们的历史、文学作品,通过各种渠道去接受各种信息,慢慢地比较、交流。而不是一种经济眼光的上下高低的比较。比如最近我去台北,他们有一个出租车后座必须系安全带的规定,否则要罚款1500新台币,我每打一次车,司机都是很热情地说,请系上安全带,呆了四五天已经形成习惯了,他们在立法执法方面,每个人把法治当成信仰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其实香港、台湾对我们也存在因为文化、价值上的不了解以及了解了无法理解的情况,比如市场、信用、环境保护、生活方式等。现在已经过了简单地以经济论高低的阶段,要以文化、价值来形成共赢和交流。

北京晨报:您也提到,内地、香港、台湾好像三个杈,现在越来越往同一个方向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向?

胡洪侠:同一个方向,可以理解为经济的市场化,社会的法治化,文化的多元化以及找到各自最适应的制度,这是统一的。这其中虽然有多个方面,但包容了一个幸福的地区应该包容的几个方面。现代的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生态文明应该是一个共同的方向,文化应该保持多样化,文明则是一个共同的方向。这意义很大,在更大平台整个中华文化资源,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魅力,整个华人社会沟通障碍越来越少,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越来越小,就形成了“文化中国”的概念。

晨报记者刘婷

书摘

【关键词台湾】

杨照:1985年到1987年,我在台湾南部凤山服步兵役……一放假,我们换了便服骑脚踏车出营,沿途稍微注意是否有宪兵或学校高干,悄悄滑进凤山的一条窄巷里,巷底是一家寄车店,在那里寄存了脚踏车,同时换领本来寄在那里的机车。车骑出来,有几个关口需特别小心。凤山车站前面一定有宪兵,他们看到理平头的人骑车过去,常常会拦检。加油站是另一个风纪人员埋伏的地方,趁你停下来加油,便衣人员就会过来跟你讨驾照。

马家辉:香港人于上世纪70年代欲到台湾旅行还真麻烦得有点不近情理:当然必须申请签证,交出一大堆文件包括小中大学毕业文凭副本、工作证明和收入证据、父母亲的身份证复印本和职业资料、在台“担保人”的联络方式等等……而且或要接受面试,还须在领取签证时亲笔填写一张类似“效忠宣言”之类的政治誓词。

胡洪侠:突然有人喊:“伙计们,过来过来,有东西。”喊话的这小子经常撒谎,我们轮流骂了他几声后,就没人理他。他急了:“快点啊!台湾!”我们就笑了。玉米地里什么都可能有,但就是不会有台湾……我们能说出来的地名并不多,上海、广州一类的地名我们不太清楚,但是我们知道台湾。太熟悉了,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熟悉了。村里的墙上,凡是平整些的,都是要用白石灰之类刷上标语的。处处写,年年写,内容也常常换,但有一句话总会有,那就是“一定要解放台湾”。

[责任编辑:何宇达] 标签:文化中国 文化断裂 电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