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朱镕基在京会见将于今年底赴福建展演的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天津京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吉林省京剧院等国家重点京剧院团的负责人时,饱含深情地说,我之所以愿意当福建京剧的“吹鼓手”,一方面是亲身体会到福建省委、省政府和省领导高度重视文艺建设,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另一方面也急于想提高福建京剧院年轻演员的水平。文化事业,是一个影响民族千秋万代的大事啊!
朱镕基感慨地说,福建经济实力不是十分雄厚,但是个文化大省,很不容易。我为他们总结了三条经验:一是历届领导重视文化,保护传统,保存福建文化特色。这点我有切身体会,光传统剧种我就可以数出几十种。没有领导重视、牢抓不放是做不到的。
二是非常注重文艺人才的培养。福建京剧院,演员是百分百发工资,没有一下子就推向市场。
三是注重院团基本建设。一团一个剧院,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这三条经验,是可以推广的。
“我愿意尽力提供帮助,为福建京剧院出一把力。”
从2006年开始,朱镕基几乎每年都来福州,与福建京剧院的演员们见见面,考察一下他们的进步情况。即使没来福建,他也时时处处牵挂着福建京剧院的那帮年轻演员们。他多次说过,如果需要,我愿意尽力提供帮助,把京剧艺术事业向前推进。
朱镕基为什么如此关爱福建京剧院,厚爱这帮年轻人?京剧院演员们的回答都很相似:他是全身心地喜欢京剧,急切想看到国粹的继承和发扬,尤其在年青一代中得到传承。而在福建京剧院,他看到这帮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心中,涌动着对京剧最纯真的爱和激情。
有个细节让大家记忆深刻。有一次,院里的年轻演员张召君和黄嵩一起表演《李逵探母》,朱镕基看着看着,情不自禁地掉下泪来。按说,这是一个老段子了,有多少名家演出过,可朱镕基竟然为两个“80后”小年轻的表演而垂泪。事后,朱镕基说,表演最重要的是要入戏。这两个孩子是用真情在表演,那种发自内心的悲苦之情感动了他。
福建京剧院这20多年,主要招了三拨演员,90多人。2006年时,最年轻的还不到18岁,平均也就23岁左右。
年轻人多,就没有“老戏班”的论资排辈,大家都把劲用在练戏上。有些不到20岁的小演员,也可以当主角,这在其他剧团是少见的。
今年2月,朱镕基在深圳见到福建京剧院的演员时说:“我为什么愿意为福建京剧院出一把力呢?我觉得孩子们素质很好,再用心培养,把他们引入一个正道,经过艰苦的努力,他们是可以有所成就的。”
燕守平说,朱镕基在北京时,心里一直牵挂着福建的这些孩子,经常问起他和马小曼,最近福建那边有没有消息?孩子们有没有进步?只要听说剧院有人来北京,总会交代要和他们聊一聊。朱镕基还会把演员们的排演录像带回去看,了解每个演员的特点和学习情况。
2006年底开始,福建京剧院陆续派出年轻演员,到北京学习深造。朱镕基听说后很高兴,嘱咐有关同志要关照这些孩子的学习生活,遇到什么困难,就提出来。
这种厚爱,既令人感动,又催人奋进。新凤凰剧院投入使用后,有了好场地、新舞台,演员精神大振,福建京剧院先后排演了《杨门女将》等5台剧目和《宇宙锋》等20多出传统折子戏。
戏多了,福建京剧院的关注度也高了。去年参加第五届中国京剧节时,《北风紧》一炮而红,让大家对福建京剧院刮目相看。今年5月,中央电视台有关节目组专门到福州,录制了《北风紧》、李盛斌专辑,还有一个折子戏系列,分三期在央视11套的《空中剧院》中播出。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