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汉学家相聚中国:从东方智慧中寻找资源
2009年11月10日 09:23 文汇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题记

今冬第一场大雪降落北京的前两天,京城迎来近20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汉学家。他们或专注于文学与考据研究,或以出土文献和历史为专业,此行有一个共同目的——参加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年近九旬的英国剑桥大学荣休教授鲁惟一(Michael Loewe)、年过八十的德国图宾根大学荣休教授孔汉思(HansKüng)——两位享誉世界的海外中国学研究的顶级学者,第一次相聚中国。

10月27日下午,鲁惟一风尘仆仆来到中国人民大学。他是所有海外学者中第一个抵京的。傍晚,当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教授告诉他,此次来京的有一个叫孔汉思的“大腕”时,鲁惟一笑着说,“我知道另一个同名同姓的孔汉思,比这个来头大得多。”当他发现,此孔汉思即彼孔汉思时,竟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而翌日,作为第二位抵京的海外学者,孔汉思听说鲁惟一将出席大会时,同样难抑兴奋之情。

在为期3天的汉学大会上,由于研究领域迥异,除第一天主题发言外,两人在分论坛上没有交集,惟有当他们目光偶尔交汇时,两人才有淡然一笑。

闻听过对方大名,对彼此建树默默关注,却少有往来——就像来京前的那几十年一样,殊途同归的两位学者无意打破这一状态。一如两个身处“化境”的武林高手,似乎心照不宣地维系着一种真英雄间相处的最高境界——“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鲁惟一

从破译日文密码到钟情汉学机缘巧合改变人生轨迹

“不不,我不要咖啡,我喝中国茶。”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西侧的咖啡馆里,坐在我对面的鲁惟一说道。在将近40分钟的独家专访中,惟一老人时不时地品呷一口香茗。这位《剑桥中国古代史》主编、西欧第一流的简牍研究专家,第五次来到中国,而就在20多天前,他甚至都没把握一定能来北京。11月2日,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结束后第二天,是鲁惟一87岁的生日。医生本不允许年事已高的他出远门,但鲁惟一非常强烈地希望来中国。做完身体检查后,直到10月10日,他才得到医生确切的认可。所以,虽是第一个来到北京,但他却也是所有海外学者中,最后一个确认参会的。

出生于1922年的鲁惟一,1945年才开始研究中国文化。年轻时的他,在位于英国剑桥、迄今已有近400年历史的波西学校(thePerse School)求学,后进入牛津大学的马格达伦学院(Magdalen College,Oxford)学习。若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个年轻人也许会继续待在牛津,每天徜徉于美丽的查威尔河畔,直到完成学业。“当时,因为战争需要,英国政府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同时开设一系列课程,训练其破译日本军方密码的能力。可能是命运的安排吧,我成了其中一员。”鲁惟一告诉我,当时英国国内几乎无人懂日本文字,他们这批大学生的任务就变得异常艰巨……但谁都没有想到,这一时的机缘巧合,居然在未来半个世纪里,彻底改变了鲁惟一的人生轨迹,也成就了一位西方汉学大家。

“战事趋于缓和后,我发现自己对日本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当我了解到一海之隔的中国文化才是日本的‘老师’时,我把目光投向了汉学。”鲁惟一对我说,即便是现在,在欧美一提起汉学——这一外国人研究中国文化、历史、语言、文学等方面的学问,在学术圈里立马会想到是门很偏的“古典学术”;而在近70年前的1940年代,汉学连“非主流学术”这样的提法都够不上。但凭着一股热情与好奇心,鲁惟一开始钻研起中国古代历史,并对古代汉语产生兴趣,“那时的我,对中国、对北京产生了无限的向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严彬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