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独立制片相较于大制片厂,优缺点有哪些?
吴思远:我曾在邵氏做过场记、做过副导演,没过多久我就出去了。当时外面的电影条件生存空间很小,没有制片厂、没有演员,零散的演员也不太多,就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了我的第一部戏《疯狂杀手》。其实我从在外面开始做导演,也就是慢慢地打破了制片厂制度,就是说让其他人看到了独立制片的可能,我不需要制片厂控制的演员也有一定的生存空间。
这是非常重要的,以前香港拍电影很迷信制片厂。好像没有制片厂就拍不了电影,要么到邵氏,要么到国泰,要么还有一两家制片厂可以搭景。而我就利用实景来拍戏,我记得除了第一部古装戏在华达片场搭景外,第二部电影我就开始用香港新界农村的实景,反而出来更有质感。我想就是从那个时候打破了电影制片厂垄断制度,让很多人看到只要你拍的戏好看,不管你是不是大公司出的电影(都可以成功)。那我就开始了真功夫的手法拍动作片,以前在邵氏,张彻这些好导演拍了好多很好的武打片,后来也开始拍拳脚片,但他们拍摄都不是用真功夫而是用技巧,演员也没有受过什么特别的训练。
我从《荡寇滩》开始用一些真材实料的、有点知名度的人去拍,结果效果非常好。所以逐渐造成了外面独立制片的涌现,可以说最兴旺的时候有上百家公司,因为他们不受制片厂的控制,都可以去拍实景。我记得当时因为环境的需要,实景拍摄的设备机器就比较小了,以前在邵氏那个机器很大、很笨重,后来德国出的很小的机器就比较方便,所以这个现象也是非常重要的。打破了邵氏的垄断后,出现了很多有规模的独立制片,比如德宝公司啊,新艺城公司啊,恒生公司啊,所以片种也增加了。以前比如邵氏流行武侠片,就拍武侠片,大家就看武侠片。在外面的独立制片不受这个限制,必须要生存嘛,你拍武侠片,那我就拍喜剧片,拍警匪片,去拍一些时装打斗片,各出奇谋,所以那时候香港电影界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的盛景,很热闹,在电影的每一个不同领域都出现了一批人才,包括演员、导演,所以我觉得我见证了这个时代。
时代周报:这个时代应该就是“新浪潮”兴起的时候。
吴思远:这个时代香港的第二代电影人才开始兴起,这批人才包括徐克、许鞍华等等,就是所谓的新浪潮。这批人从海外留学回来,经过了若干时间在电视台的磨炼。当时电视台很多时候拍那种短剧是用16毫米底片的,这样的工作环境就是让他们有了一个实习的机会,把握住机会然后出来拍电影,所以引起了一片新浪潮,比如说我启用了徐克拍《蝶变》,让他们可以说是完成了一个时代的接棒。
新浪潮出来以后,可以说老的一批导演、老式的拍戏这种方法就开始式微,邵氏后来根本连戏都不拍了,他们专注于无线电视的发展。这段时间香港电影空前繁荣的原因就是大家各出奇谋,德宝有德宝拍,嘉禾有嘉禾拍,新艺城有新艺城拍,我有我拍,大家自己拍自己的,所以那时候香港电影是最兴旺的时候,一年出了200-300部电影,其实太多了,演员也不够用了,有很多新人也很容易就上位了,那段时间可以说是一段黄金时期。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