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佐敦一家酒店的咖啡厅,太平绅士吴思远与时代周报记者如约见面。吴思远从事电影事业43年,不仅是知名导演、制片人、电影监制,还创办了思远影片公司,并一直致力于推动香港与内地的电影合作,近些年在内地亦投资开设了多家影院。
作为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香港电影导演会永远荣誉会长、连续5年香港电影金像奖评审委员会主席,时代周报记者邀请吴思远从他的角度就香港电影百年历史做一次梳理。一个小时内,吴思远从香港电影的启蒙、发展、辉煌、低潮、重生一路讲来,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1949年是香港电影发展的关键
时代周报:2009年香港各界开始大力纪念香港电影百年。香港电影百年早期的状况是怎样的?
吴思远:中国的电影最早发展是在上海,而香港的电影发展也算是比较早。由于电影本来就是舶来品,所以沿海的都市受外国人影响比较大。香港也是早占风气之先,但在一开始的几十年我们的电影业也只是启蒙阶段,现在(关于第一部香港电影究竟是哪一部)还有争论,但据我知道很长一段时间内香港电影不是十分兴旺,我听前辈说以前上海是制片重镇,一些大的人才、公司都在上海。关键的时间是在1949年,当时有很多人包括电影导演、摄影师、灯光师和制片人纷纷跑到香港来,在我入行的时候还有一大批上海过来的电影工作者,我在那时候会说上海话和他们沟通也很方便。从这里可以看出来,香港电影繁荣其实是上海电影繁荣的一个延续。
他们把大量的人才、资金和经验带到了香港,由此香港开始了电影事业蓬勃的发展。当时香港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以粤语片为主,拍得比较简陋水准也比较低。和国语片相比就不太讲究故事、导演的手法。我个人觉得国语片制作态度相对严谨,这个阶段并存了很长时间。后来又出现了当时我们叫做左派的进步人士,他们之中也有拍国语片也有拍粤语片,可以说是香港电影的一股清流,例如长城、凤凰、新联。当时有三股不同样式的电影,长城、凤凰、新联一股,国语片一股,其中包括电懋与邵氏,另外一股就是很多粤语独立制片,他们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并存着。
从邵氏独大到新浪潮
时代周报:香港电影百年历史中,几个大的制片厂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吴思远:到了上世纪60年代,由于粤语片水准很低,开始慢慢式微,而且制作不能保证。相反电懋、邵氏制作规模变大,有了固定的片长制度、建立了明星制度,而且这些明星都属于大公司签约的,所以他们在这一种制度下建立了院线,尤其是邵氏在香港有院线、在台湾有院线、在新马泰有院线。那么,有了很好的发行制度又回馈了电影制作业,因为无论你的戏拍多还是拍少,你发行做得不好就很难回收(资金)。邵氏不单是拍摄电影,更注重电影发行和回收。
尤其是国泰(应为电懋,陆运涛先生死后才更名为国泰)的老板陆运涛先生空难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邵氏独大。要看电影就看邵氏,邵氏电影不单只是在香港独大,整个东南亚包括中国台湾、新马泰、菲律宾全部是邵氏的天下,这段时间持续得比较久。
偶尔也有两三部粤语片出现但都成不了气候,邵氏也曾有一个粤语组的但后来取消了,因为国语片市场越来越好,尤其是他制定了一个制片厂的制度,就是用比较低廉的薪水签了一大批演员,利用电影捧他们成名,成名以后是要为公司付出代价的。明星的使用权掌握在制片厂手里,不像现在很多演员一部戏很卖座但没有跟制片厂或是跟电影公司有合约,身价马上可以跳至一百倍。所以邵氏在一个相当稳定的情境下展开了他的一个电影王国的进程。
虽然邵氏宁可给演员奖金,但低薪却保持很长时间,那些女明星也是这样。这些明星跟邵氏签约都是十年、八年,据我所知这些明星出席什么宴会都没有什么衣服穿,都是到服装间去借戏服,所以邵氏一直都是用低薪劳工政策和后期摄影棚制度来拍电影。后期摄影棚制度是指以前这部戏用的景可以不拆,稍微改一下就拍第二部国港片,古装片、时装片,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成本。这就是邵氏辉煌时期的样子,直到香港独立制片的兴起,我这辈人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