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商业化道路能走多远?
多多出品大浪淘沙
上世纪80年代话剧还属于“小众”,剧团只有“国有”,因此话剧确实距离市场有相当距离。不过,民营剧社出现之后,迅速掐准青年观众的“脉门”,制作了一批至今回顾依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白领戏剧”。
现代人剧社不断“细胞分裂”,培养了周可、石俊等一批沪上青年导演,已经羽翼丰满至自己担任制作人和导演。为了活跃市场丰富剧目,张余也确实敞开怀抱,为各类民营剧社提供方便和支持。随后,北京的民营剧社也来上海分享市场,各类怀着盈利目的的“山寨剧目”也甚嚣尘上,最终拉低了话剧市场的平均艺术水准。
丁罗男分析,其实目前这个局面与上世纪初西方戏剧刚刚被引入中国,历经新剧(相对于戏曲而言)、爱美剧(业余爱好者组织演话剧)、文明戏(竭尽舞台表演之能事、“洒狗血”的表演)等一系列过程,有相似之处。不过,“质变”需要“量变”的积累。顶尖作品一定只有10%,而首先要有这100部的市场容量。那些激情澎湃的台词,使孟京辉的《恋爱的犀牛》10年后看来依然激动人心:“一切白的东西和你相比都成了黑墨水而自惭形秽、一切正常的指南针向我标示你存在的方位……”
此外,就像扶持中小企业一样,小剧场话剧的制作方和剧目,也应该被列入扶持范围。国外都有相应的基金扶持政策,而且钱应该给到剧目和艺术家,而不是整个剧团的日常运营中。上海戏剧谷已经启动相关的扶持新人计划。一些民营企业例如泓海文化也投入100万元,针对导演系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剧目扶持。文化基金会也会对符合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剧目进行评审,给予部分拨款。如此,才能把我们的话剧推向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道路。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朱光 编辑:严彬
|
更多新闻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