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纷纭周立波:咖啡还是“臭豆腐”[组图]
2009年07月29日 09:10 中国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徐峥(演员)

他也在竭力打破语言障碍

周立波找到了一个脱口秀的形式,他的贡献在于把原先的滑稽戏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找到了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找到了和60、70后的集体记忆有关的事情,他把这两点很好地结合了起来,老百姓其实有这样的需求。他的走红,上海文化方面的因素当然很多,但我发现他也在竭力打破语言障碍,很大一部分是用普通话说的。

王小峰(文化评论人、记者)

上海人的幽默感是很差的

我觉得周立波只是在上海走红,他的那些段子,三分之二都是上海话,这也是他很聪明的选择。那些用普通话说出来不算太好笑的包袱,换成上海话,就逗乐了。比如《笑侃30年》,带着很强烈的上海人的意识和价值观去说一些事情,他在挖苦讽刺上海人的时候,其实是很有节制的。北方人讽刺起人来是没有底的,但周立波都兜着。我觉得上海人不幽默,他们的幽默感是很差的。只要周立波一张嘴,大家就笑嘛,大家都有一种心理——我要是不笑就没品。从众心态特别强烈。两个小时笑了600多次?这又不是破世界纪录,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周立波其实特别清楚自己的局限性,但他本人在谈到这方面的时候,用的是“不屑”二字,这是海派文化最大的特点——不屑跟全国人民分享。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他可以这样,但现在还停留在这个状态上,就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江小鱼(导演、文化评论人)

周立波迎合了这个时代的某种隐秘需求

上海这么多年来一直属于文化沙漠,它是文化消费城市,却几乎不会创作什么。上海人在商业和文化上的落差特别大,经济上全中国人民都承认它的实力,但精神气质上,全国人民对它好像都带有不是特主流的看法。外地人夸一个上海人最高的评价就是:“哥儿们,你不像上海人。”所以他们特别需要被肯定。周立波的《笑侃三十年》,都是建立在上海文化既自恋又自卑的基础上。一方面,他们瞧不起外地人,同时又特别渴望这些外地人——他们眼中的乡下人——对他们进行赞美。周立波正是在经济和精神形成巨大反差时诞生的为上海人说话的人。脱口秀在西方其实是一个时代、一个阶层的代言人,而上海人,包括周立波自己,一直认为自己很高雅,其实那不是高雅,只是上海市井草根阶层渴望他们的市民文化被肯定。

如果你不分析上海人的精神困扰的话,你就不能理解周立波为什么被上海人如此之喜欢,同时这种喜欢又是如此之脆弱。其实,一个人火是跟氛围有关的,郭德纲也好,小沈阳也罢,一个人的火不是他想火,而是因为他们迎合了这个时代的某种隐秘需求。周立波也一样。

相关阅读:

一个时代三个“活宝”:郭德纲、小沈阳与周立波

小沈阳郭德纲周立波 逗乐三人能走多远?

"前妻"揭秘:周立波虐妻吸毒傍富婆(图)

余秋雨点评周立波:喜欢他的是中年人

海派青口"周立波版"的上海世博更叫座?

周立波领衔南方搞笑文化开始绝地反击

周立波笑侃小沈阳 海派滑稽不必上春晚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周立波 编辑:严彬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