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文学大系留遗憾 金庸"射雕"出局
2009年07月08日 08:52 南方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3 短篇——

排排坐吃大锅饭 港台作品全出局

短篇小说在整个第五辑中共有3卷,以刘心武的《班主任》打头,以河北作家李浩的《那支长枪》收尾,可以说最能反映中国小说20多年来的变迁。其中广东作家杨争光的《高坎的儿子》和《蓝鱼儿》,魏微的《乔治和一本书》入选。

分卷主编李敬泽告诉本报记者,他在编选的时候有个原则,就是:多冲突,在冲突中找到最好的。原则之下又有两个个人标准,一是注重文学史价值,例如《班主任》这篇小说,一直到现在都很经典;二是作品能否活在现在的阅读当中,是否经过30年后还能让读者阅读、接受。“其实30年当中大家都有跳跃的眼光,作家昨天看与今天看已经不一样了,所以在编的时候,必须重新估计作家以及作品的价值。”

李敬泽断断续续地编了两三年,但现在看来,他觉得结果不能够让自己充分满意,“如果重新弄的话可能会有调整”。不过,李敬泽说他“还是要给自己封一个‘劳动模范’,因为要编成3卷180万字,横跨24年的作品着实很不容易”。

在2007年《大系》第五辑分卷主编第一次会议上,李敬泽曾表示第二、三、四辑都过分注重每个作者的平衡,而他认为应该像第一辑那样,突出重点作家的作品,“短篇小说三大卷篇幅平均收录了120到130位作家的作品,这样不就成了‘作代会’?我以为,短篇小说是非常容易被人遗忘的文本,我们的工作应该是和遗忘作斗争,让那些真正对这个文体有贡献的作家和出色的作品留下来,不必‘全面反映’,造成排排坐吃大锅饭的局面。”但最后的结果,还是每位作家最多只能入选3篇的体例,这让李敬泽觉得十分遗憾:“一个人不能超过3篇,有些作家很多好的,却不能够全部收录。另外,有一些作家的作品其实我觉得可以多编些进去的,例如张承志只收了2篇进去,而朱文的也只有一篇,本来希望可以最少3篇的。”

还有一个遗憾,是“理论上应该包括港台作家的,但是最后出于各方面的考虑还是没有收录”。这些瑕疵让李敬泽觉得:“如果再让我重编一次,肯定会有所不同。”

□观点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评论家陈晓明:王朔长篇落选,让我有点失望

记者:陈思和在2007年关于第五辑的一次讨论会议上说,《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辑在大学中文系学生的学术论文中引用率是最高的,而第二辑至第四辑却几乎没有任何引用。您觉得这主要是什么原因?第五辑会不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陈晓明:这个是多方面的原因,一是这套书后几辑在学生中影响比较小,学生现在能够使用的材料越来越多,不限于传统。编这个大系的时候明显有一个滞后性,现在很多新书其实都会概括这些时期的文学史,而且学生使用的网络资源多了,数字平台丰富了,所以就不会去选择使用大系作为资料。

至于第五辑,我觉得肯定还会有这样的问题,因为网络资源这么丰富,大系里面的作品只是一小部分,而且并非全部都是经典。

记者:第一辑用选本的方式做了文学史的事,郁达夫所编的“散文卷”,1/3左右的篇幅给了鲁迅以及周作人,但后来的几辑每个作家的作品都很平衡,现在第五辑依然是这样平衡。李敬泽觉得这样变成了“作代会”。这样会产生哪些问题?

陈晓明:我觉得经典化在现在很难延续,因为现在都是提倡“科学思想”,就是平均主义,这样的做法对文学来说是致命的。就好像当时鲁迅是巨人,但是其实他在当时的地位只高郁达夫一点点,而就是这一点点的差距让他成为了巨人。现在衡量作家不能以纯文学去衡量,因为大家可能在别的领域,例如政治这些方面地位都不一样,这些都成为了现在衡量作家的标准之一。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个人兴趣以及文化立场,不可能把某个人排得太高,大家都差不多。现代的文学制度其实提倡的是平庸文学,许多文学都被平庸化了,而且公众都不容许某个人鹤立鸡群。

记者:您个人觉得长篇小说卷有没有遗漏重要的作品?您个人心目中这段时间最好的6部作品是什么?

陈晓明:其实我觉得是有遗漏的,这有各方面的原因吧。例如我觉得,其实贾平凹的作品《废都》比《浮躁》要更加有特色,但是可能是因为争议太大所以没有入选。苏童跟王朔的长篇其实也应该选进去,但是这里却没有,确实让我有点失望。

最好的6部作品我觉得是:贾平凹的《废都》、柯云路的《新星》、莫言的《檀香刑》、《丰乳肥臀》、王蒙的《活动变人形》、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

记者:为什么您会选择这6部?

陈晓明:第一是这些小说能够把生活经验表现出来,对历史以及人性都有一种穿透性;第二个是艺术上有创新。小说作为艺术表现形式,语言以及修辞艺术都是十分重要的。最后一个是在综合方面说的,就是小说一定要有大势,就是小说中有一种“势”,作者可以给出这部小说的位置。

记者:李敬泽说短篇小说要让那些真正对这个文体有贡献的作家和出色的作品留下来,不必“全面反映”,您认为呢?您心目中这段时间最重要的小说家有哪几个,如果以5个为限定的话?

陈晓明:当然,艺术是有选择的,我十分赞同李老师的说法。对我而言这段时期重要的5个作家是:王蒙、莫言、贾平凹、王安忆、王朔。因为他们对历史以及人性的把握都十分到位。作为某个年代的作家,我觉得一定要把那个年代的历史通过作品展现出来,他们能够做到。

附:长篇小说全选篇目

古华《芙蓉镇》、张炜《古船》、白先勇《孽子》、王蒙《活动变人形》、陈忠实《白鹿原》、铁凝《玫瑰门》、王安忆《长恨歌》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蒲荔子 编辑:严彬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