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两蒋在台湾(上)

2012年04月12日 12:20
来源:凤凰卫视 作者:文化大观园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从权倾天下到偏居一隅,他们走过怎样的心路历程?儒家思想到耶稣基督,中西文明又如何集于一身?走进士林官邸,探访阳明书屋,拜谒慈湖陵寝,寻找蒋氏父子的最后岁月。

以下为2011年1月15日《文化大观园》文字实录:

宋美龄笃信基督教 蒋介石在台建专用教堂

周联华,台湾著名神学家,蒋氏家族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专属牧师。在这间台北最负盛誉的教会里,周牧师讲经布道的声音已随台湾第一家庭的往事交织谱写在一起。

2010年岁末探访士林官邸,我们有幸在凯歌堂见到了年过9旬的老牧师周联华。作为蒋介石和宋美龄的专属牧师,他在凯歌堂执掌神职已长达半个世纪。这半个多世纪,周联华以上帝之名,为蒋氏家族第三代、第四代降生、受洗、完婚做见证,也为蒋介石、宋美龄、蒋经国、蒋方良的葬礼颂经祷告,主持大典。如今,2011年元月2日,这个幽闭了一甲子的蒋氏家族第一官邸、这个外人眼中最后的神秘禁地已经全面对外开放,我们在此契机得见老牧师,听他讲讲那片原本神秘的禁地,讲讲他与蒋家几代人的老故事,或许,老人家的娓娓道来,可以给您一些想要的感触和信息。

主持人:这个凯歌堂是什么时候建在士林官邸这里的。

周牧师:这个很早的时候,我看是大概是1949,1950年的时候,就开始造这所房子了。在南京所谓这个美龄宫里头就有凯歌堂。

主持人:对,我去过,那这个凯歌堂实际上就是南京那个凯歌堂,等于是到了台北来以后用了同一个名字。

周牧师:同一个名字,对。

主持人:那这个凯歌堂在某种意义上是不是也就可以说,就是蒋家的一个专用的一个教堂。

周牧师:凯歌堂在那个时候是这样,因为蒋公的身份特殊,所以他到别的教会去比较不方便,所以就造了那么个地方,这个地方开始造的时候,没有那么讲究,是比较不好的,就是普通的木头。

主持人:比较朴素一点,是吧。

周牧师:可是呢,后来因为白蚂蚁蛀了,所以这个房子就要倒下来,所以,因为这个房子很有纪念性,所以就重新翻造,所以这个重新翻造过以后就用钢筋水泥了。

主持人:哦,原先是个木头的一个教堂。

周牧师:本来是木头的,对。

蒋家的第一座“凯歌堂”在南京美玲宫内,是蒋介石送给宋美龄34岁的生日礼物。由于自小在西方长大的宋美龄笃信基督教,因此,蒋介石常驻的行馆,大都设有专属教会,也会费心请来最好的牧师主持礼拜。1949年,政途失意的蒋介石不得已退居台湾,这里就成了他第一处正式建筑的教堂。

蒋介石每周必赴凯歌堂做礼拜 享有专用座椅

主持人: 您1954年从美国回到了台湾,然后到了凯歌堂,当时候,您在这个地方主持礼拜的时候,您第一次见到蒋公和蒋宋美龄先生过来做礼拜,当时候那种记忆还深刻吗?

周牧师:我最开始的时候,来的时候,因为有一位张群秘书长。张群秘书长的太太,过去在浸信会里头,在大陆的时候非常的活跃,她做过苏申锡女传道会的会长,苏就是苏州,申就是上海,锡就是无锡,所以她做过苏州上海无锡的女传道会的会长,那么浸信会有个女子中学叫晏摩氏 ,她做晏摩氏的董事长,所以她对浸信会是非常有渊源,我一到以后张夫人就知道了,所以她就介绍我,我刚下了一个礼拜,就是她们礼拜三有个叫妇女祈祷会,她就让我在妇女祈祷会去讲道,讲完道以后呢,蒋夫人就告诉张群夫人说,能够不能够下礼拜天让他到凯歌堂讲道,所以呢,我就到凯歌堂讲道。

如今已是台湾世界展望会董事长和亚洲浸会神学院院长的周联华牧师,来凯歌堂主持礼拜的时候时年34岁,彼时刚刚结束在美国普林斯顿神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回到台湾。第一次在凯歌堂见到蒋公,周牧师至今记忆很深。

周牧师:你问我第一次看呢,我还好对他(蒋介石)没有太大的惧怕,我觉得,我的初次的印象,因为我是站在这个台上,他就坐在这个地方,我看他鼻子以上,他的眼睛很严格,有点像严父,很严厉的父亲,可是他的鼻子以下,他的嘴巴很慈祥,有点像慈母,所以呢,后来很多的人都引用我这句话。

主持人:这么来看他的照片,是吧

周牧师:他的照片啊,我正是有这样的感觉。有个菲律宾的一个侨领也来做礼拜,做礼拜以后他就告诉我一句话,他说我没有看过爷爷,我没有看过我的爷爷,可是我的想象中爷爷应该是像这样一个人,有点像爷爷,那是他穿便装,没有在办公室,所以他看到的是像他爷爷,假如他在办公室看到他,也许他不会说像爷爷了。

主持人:对。

[责任编辑:徐鹏远] 标签:凯歌堂 宋美龄 台湾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