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浑厚华滋 黄宾虹

2011年11月15日 10:54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许江:画淡了看不见,要强烈地对比。但是这时候,那种金石味道,那种碑刻的味道,力扛千斤的东西全出来了,而且非常地单纯,最后就变成了线条的密集,同一表情,但是那种长短,那种气息,在此一刻的那种变化万千的东西,能够得到一个非常完满的体现,达到高峰。这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山水画的最后的高峰。

许江:黄宾虹先生到了老了以后,他是返老还童,所以他有保持了一颗童心,所以他才可能在双目完全看不见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顽强地拿起笔,能够画出那样一些,像神品一样的绘画,这个跟他一方面所有的绘画,了然于心,郁结在胸中的一个绝垒,另一方面又跟他的这个童心,永远生活激越的童心,要和盘托出的那个,自己对自己都特别好奇的这种童心有关系,所以他才可能有晚年90多岁的以后,一个勃发,一个几乎是百岁老人的勃发。

王鲁湘:对,所有的点线都是人书俱老,骨气洞达,但是你又可以跑来看看是饱有童心的涂鸦。

许江:对,戏笔。

王鲁湘:戏笔。

许江:游于艺,由于游于艺,他是真正是从心里出来的。

王鲁湘:对。

许江:让我们感觉到一个透明的一个心灵,一个真正浸透着中国文化精神的心灵,对。

王鲁湘:这完全已经看不见,连字都写得,这完全是,已经完全。

许江:但是一派天机

王鲁湘:用意念在写字了,用意念在写字了。

许江:而且这支笔,在笔的激动地运行当中,也相当得枯了。

王鲁湘:对,真的是一只秃笔。

许江:秃笔,真是秃笔。李可染先生在1946年的时候,其实当时的国立一专,就是杭州国立一专和北京国立一专都邀请他,他为什么选择了北京国立一专?因为当时两位大师在北京,齐白石和黄宾虹,他就是要向这两位大师学,所以他1946年一到北京,他就向黄宾虹先生学,后来黄宾虹先生到了杭州,他每一次南下,他都要到黄宾虹先生家里,在他家里一个星期,坐着看他画画,他就讲,在他家里,听他这个画画,听他的用笔。

王鲁湘:那个笔在纸上走的那个声音。

许江:声音,这种声音沙沙作响,我们讲的力透纸背,是可以听出来的。我们一般用笔,不会有很大的响声的,但是他沙沙作响。而且这个画,是黄宾虹先生跟他说的,要沙沙作响。

这个话呢,方增先先生也跟我说过,他说他画画的时候就听到他这个声音很响,一支秃笔很响。

王鲁湘:你看这完全是一片天机。

许江:一片天机,一片天机。

王鲁湘:山也化掉了,树也化掉了,房子也化掉了,大地也化掉了。

许江:走笔。

王鲁湘:完全是气息流行了。

许江:这时候他胸中有一种绝累,这时候看不见,他很急,很急,他分明在心里看到这一切,所以他笔底上,他把这种胸中的绝累,画成笔底的这样一个奔流。

王鲁湘:这种生命激情出现在一个90岁的一个几乎眼睛是瞎掉的老人的身上,这是一种生命奇观。

串场五:1955年3月25日凌晨,黄宾虹在杭州第一人民医院病逝,享年92岁。两天后,在黄宾虹逝世的公祭大会上,他的夫人宋若婴和子女宣布,谨遵黄老的遗嘱将黄宾虹生前书画作品、手稿及收藏的全部文物共一万余件捐献给国家!!五十五年过去了,黄宾虹的全部捐赠一直珍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内,当我们走进浙江美术馆的殿堂,沐浴在艺术的灵光之中,享受着视觉盛宴的时候,我们无法抑制对黄老的缅怀之情:大师风范,长流人间,神州国光,永不或息!

王鲁湘:杭州,可以说是黄宾虹先生生命中间最重要的一个地方。他也出生在浙江金华。最后他也是长归湖山,沉睡在青山绿水的怀抱里,这是一个山水画家应该说最好的一个归宿。

 

[责任编辑:杨程] 标签:黄宾虹 华滋 骆坚群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