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两岸故宫再携手 重温国宝大迁徙

2011年11月03日 10:30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挑选工作大致完成后,1935年4月,上海滩各界率先看到了一次特别的预展。

梁金生:当时故宫有一个习惯什么,我出去办展览,首先要国人知道我哪些东西出去了,所以这样在上海,就先办了一次展览,这东西出去了,就是这些东西。回来以后,也要办个展览,我这些东西又回来了,要昭示世人,我们没有给它卖掉或者是损坏什么的。

串场:那次出国前的预展,上海滩各界参观者络绎。彼时的大上海,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了此前没机会看到的皇家顶级收藏,眼界大开。一位外国老太太看到宝座后迟迟不肯离去,硬是要求在上面坐上一分钟,方才欢天喜地地离开。展览圆满闭幕后,这批精挑细选的文物很快又被装箱装车,预备着跨过英吉利海峡,去伦敦完成它又一次光荣的使命。

1935年6月6日,英国军舰萨福克号抵达了上海港。当天,为赴英展而特别订制的80件装满文物的黑色铁皮箱被抬上了萨福克号。舰长曼纳斯对文物格外重视,命令水兵把箱子用厚木板夹起,用粗绳扎牢在舱里,避免海上的风浪伤到文物。6月7日清晨,满载中国珍宝的英国萨福克号离开了上海。

当时我父亲是以这个北平故宫博物院中文秘书这个身份,随同这批文物到伦敦去的。其实在伦敦展览还有好几位,都是故宫的同人,派到那边去,有好几位。大概我记得的有傅振伦先生,有那志良先生,他们是另外过去的。

历经了数日的海上漂泊,萨福克号在一个月后抵达了伦敦。

这是庄严到达伦敦后,与中英双方策展人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前留下的集体合影。拍下这张合影后,一场备展硬仗开始了。

梁金生:那是故宫建院以来第一次以博物馆,就是现代博物馆的概念,来组织去办这个展览,好像当时去了有700多件东西吧,书画、青铜、玉器是各方面的东西都有,而且都是精品。

1935年11月28日,为期三个多月的“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拉开了序幕。

梁金生:那是中国第一次出去办展览嘛,据说是挺好的嘛。在伦敦的报纸,或者甚至英国的报纸,欧洲各国的报纸,因为那次是展览的规模挺大,除了故宫的东西,还有一个欧洲一些私人藏的中国文物,也都集中到那儿去了。

串场:从1935年冬,皇家艺术学院售出第一张门票开始,“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历时三月有余,售票数量之多,为历次展览所不及。展会期间,英国各地共举行过25次公开演讲,所讲内容都是中国艺术,并且这25位讲演者,无一个是中国人。展会前,英国城市里衣冠楚楚的黄种人他们都认为是日本人,惟有英国伦敦蜡像馆里的两个中国人模型,似乎包含了他们对中国人传统的看法。这其中一个是缠足的妇人,一个是拖着辫子躺在床上吸食鸦片的烟民。那次的展览,中国珍宝以独有的文化魅力激发了英国民众对古老中国的想象,这让彼时身在其中的几位中国故宫人感到由衷地自豪。1936年初春,庄严等一行四人护持着这80箱国宝荣归上海,可又一场文物大迁徙正等着他们。

1936年劳动节刚过,装载着文物的兰浦拉号抵达上海。

庄灵:这时候故宫博物院,因为要比较长期地来储存这个南迁的文物,所以就在南京这个朝天宫旁边,在一个冶山的,紧贴着一个小小的山丘叫冶山,这个冶字是冶金的冶,在冶山的旁边就盖了这个永久性的库房,那这个库房也就变成了后来的这个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的院址。

今天的朝天宫门口,仍然留着“南京分院”的印记。

这不一样了。

是不一样了。

它变大了。

真的变化大

这个还是,这变化大了,本来这边,这没有,沿着这个墙这边有些地下摆些地摊,卖书了,古董什么我1999年来的时候,我一看我都几乎不认得了,变化太大了。

这座据说由吴王夫差所筑的冶城全部面积138亩,所处地址高旷,很适合存放文物。

这个地方原来是土路,这个就是库房。

1934年冬,原本就打算将文物存放在南京的故宫博物院终于找到了这里,并打算以最快的速度,在此修建一处隐蔽而又适宜长期存放文物的库房。1936年4月15日,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保存库的奠基典礼如期举行。等到即将入冬时,这间位于土山之下,不受空袭困扰,小型炸弹又不易打穿的文物“保险库”宣告落成。

1936年12月8日,一万多箱存沪文物离开上海,于隔天清晨抵达了这个至今仍然保留着民国气质的轮渡所,随即改陆路运到了朝天宫库房。

[责任编辑:杨程] 标签:国宝大迁徙 故宫 南迁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