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河源寻客:客家人悲壮流亡史诗

2011年08月18日 10:55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嘉宾:忍一辈子啊

嘉宾:客家话里面有个俚语叫做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你看就是祖宗留给我的土地我都可以把它卖掉,但是,祖宗留下的语言

记者:不能忘记。

嘉宾:不能忘记,那就是对汉文化的一种眷恋吧

记者:对,一种坚守。

嘉宾:还有一种坚守,一种守望。

记者:对。

记者:我十年以前拍《寻找远去的家园》,在福建梅州,就拍了这么一个细节,就是我说的,她已经很长时间不跟家里头的人说话了,大家都以为这老人痴呆不会说话了,这个老阿婆是娶进来以后,老公就跟她在一起过了三天,丈夫就下南洋了,从此远无音讯,但是这三天呢,她身怀有孕,身怀六甲,给这家人生下了这个孩子,然后她就是抚养这个孩子,侍奉着公婆,然后把这个公婆都送老了,送走了,孩子张大了,给孩子再娶了媳妇,孩子再又生了孩子,孩子的孩子再又生了孩子,真正是四世同堂了,这个老阿婆都90多岁了,然后突然有一天,家人听到老阿婆一个人在唱歌,仔细一听,都是客家的情歌。都是年轻时候的记忆,老阿婆当年年轻的时候,还没有嫁过来的时候,唱那些情歌,年轻时候的记忆,这个我觉得也是人的精神上的一个奇观啊,是吧,她忍多少年了,她10几岁过来,现在90多岁,抚养了四代人。她并不是没有记忆啊,记忆都在心灵深处啊,然后她就在她的唯屋的楼上,对着外头的青山,她就一个人就唱情歌来,你都不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

这里头有一个让人不解的,这种迁徙的过程中间,不断地有人从原居地,到另外客居地,然后很快他在那个客居地中,融入到当地的文化当中,语言也会改变,也有语言不改变的,形成语言的孤岛现象,比如说像在云南,在贵州,我们会发现有些中原,或者()到那,有一些语言孤岛,但是唯有客家,我觉得他的这种迁徙是一种滚动性的迁徙,是一种像主导占领的推进性迁徙,他比如说从中原,不一下迁到了一个一个所谓的目标地,他先到一个地方,然后在这个地方形成一个新的生存空间,然后会在这个地方,停留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然后人口发展到相当规模和数量,然后再又往前面滚,又滚到某一个地方,到那个地方以后,又发展起来,再基本上,这种的迁徙方式和其他的往几个方向迁徙的不一样,迁徙方向不一样,这才形成了所谓客家他的完整性。

嘉宾:比较稳定的一个文化边界,那时候我们经常用的词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东夷南蛮,他们首先进入了一个大一统之后的有一个异域的地区,他认同的是汉民族,自己是汉民族的正宗,当进入了东夷进入了南蛮之后,如果完全同化的话,他自己就变成夷民,就变成蛮人了,他就要保守自己这种文化的本性在里面,所以为什么要设立一个祖地,要有那么多的宗祠在那个地方,这个宗祠按道理比南方要多,早得多,但是为什么到这里这么多,恐怕还是这种对于中原,由于对于汉民族的文化传统的这种坚守和认同。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客家人 民族大迁徙 佗城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