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清明发源地:十六尊包古真身之谜

2011年08月04日 11:04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解说14:云峰寺,佛教界远近闻名的空王佛道场。也是传说中的祈雨宝地。千百年来,空王佛是真人真身的事情被口耳相传,妇孺皆知。三年间,为了搞清包骨真身之谜,冯骥才曾多次来到这里。

记者:慢着点。

冯骥才:我已经爬了无数遍了。

冯骥才:这个的地方山很奇怪,这个山,它像这个腹部吸进去了,所以这个地方的名称叫做抱腹岩。抱腹岩就是天然的一个山洞,有的山洞渗进去,那么到达几十米深,宽到达百米,这是最大的一个洞,其它的像朱家窑的几个地方都是如此。(画面)

冯骥才:你看现在都在洞里边。是吧?

记者:对,整个就被包在里面了

冯骥才:对,嵌在洞里边儿了。

解说15:绵山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天然山洞?这至今仍是谜。有人说,这里曾是茫茫海底,地壳运动造就了如今的神奇。可究竟科学结论如何,我们仍然未能从地质学家那里找到答案。只听说这里的气候十分奇特,有时洞外已是炎炎夏日,可洞内却依然寒冰三尺。

冯骥才:历史的记载应该是在北魏时期,就有高僧云游到这个绵山,觉得这是一个天然的一个理想的,一个修行,僧人修行的一个地方,你看这些山岩,现在这个,你到山洞里边来了,你看这个地方绝对雨是淋不到,而且这些庙宇很像那个石窟寺,就是那个石窟,它一半都嵌都在那个山洞里边,一半我们露在外边。

解说16:因为有众多可考的史料,冯先生随即对绵山的宗教形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查证。史料中对绵山第一尊包骨真身——空王古佛的记载很详尽,也颇具故事性。可究竟可信度有多少?是否有杜撰的成分?冯先生还是在心中画了个问号。一次偶然的机缘,冯骥才在这里见到了第一个关于包骨真身的有利证明。

男1:你看,就不是,在这儿.云雾四合,云中现出金字牌,云过去,空王古佛,太宗礼毕,就唐太宗礼毕,赐空王佛号,包塑真容。叱咤是吧

冯骥才:这个不管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包塑真容这四个字。

解说17:新的发现,很快被新的历史材料佐证。

冯骥才:明代正德11年,这个云峰寺着了一场火,然后呢,他就在这个(正德)13年重修的时候立了一个碑,这个碑上有一个记载,他记载的时候,唐代初年的时候,唐太宗在长安,那个时候大旱,他呢,就向绵山祈雨,绵山是祈雨之地,所以龙王特别多,所以龙王的传说故事。

记者:也特别多。

冯骥才:包括现在,现在的龙王殿,包括塑像,古代的,明代的,都有,当时呢,他在这祈雨的时候,田志超命令所有的僧人,把淘米的水往西边泼,泼完以后果然长安降大雨。

记者:降大雨。

冯骥才:降大雨以后呢,唐太宗亲自到绵山来,要来这个。

记者:见这个田志超。

冯骥才:对,要谢佛。要谢佛,到这来的时候,正好田志超圆寂,圆寂当年是71岁,他圆寂的时候,据说天空出现了4个字,叫大空王佛。这个空王佛,就空王就是佛的别称了,就出现一个大空王佛。那么唐太宗就封了这个田志超为空王佛。就后来修这个王佛殿嘛,然后他里边有几句话,封空王佛,包塑真容,有那么四个字。要证明唐代已经有包塑真人的一种,佛教的习俗也好,或者叫它佛教的文化也好,就把他包塑起来了。他是汉人成佛的第一人,有人说,这是后来做的一个石头的,把它罩在里边儿了,这个佛像的里边就是田志超的真身

解说18:绵山当地关于空王古佛的传说更盛,也更离奇,因此这里的香火格外绵密长久。传说,正是因为空王古佛修成正果的事实,才引来了后世学僧苦修佛法,把练就不朽之身当成是最高的宗教追求。

串场4:关于绵山第一尊包骨真身田志超,史料的记载是有理有据、有板有眼,几乎不容置疑。联想此前我们了解、也是大众仅知的广东韶关六祖慧能真身、九华山不朽肉身和东渡日本的鉴真大和尚法身,一个令人惊喜的结论忽然闪现了,他们统统在大唐现世,于大唐修行,做个大胆一点的假设,说不定唐代的高僧就有研习此类不朽法门的习俗和传统。然而令人称奇的是,在唐以后的千百年间,似乎只有绵山,延续了这一宗教传奇。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真身 六尊 大观园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