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发掘往事:明万历皇帝和皇后尸骨文革时被批斗
2010年11月05日 16:48 凤凰卫视 】 【打印共有评论0

地宫之门终被打开 珍藏宝物重现人间

随着万历帝后的棺椁被打开和逐步清理,代表着明朝最高等级的皇家日用品、工艺品和服饰等等精美的随葬品一件一件与世人见面,它们的璀璨华丽征服了当时的所有的专家、官员和成群的游客,也轰动了全世界。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随之而来,这些几百年前的珍贵宝物,离开了地宫中相对恒定的环境,暴露在人们的面前,温度、湿度、光照度每天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那些脆弱的、但往往价值极高的木制品、纸张和丝织品,很快就变形褪色。这样一个问题,在现在的考古界都还不能很好地解决,当时简陋的条件下,人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解说:1959年国庆期间,作为文化部门向建国十周年的献礼,定陵博物馆正式开放。消息一出,中外游客蜂拥而至,来一睹帝后风采,领略皇陵气息。他们是幸运的,看到了真正的皇家宝藏,而在今天的定陵博物馆里,摆放的绝大多数都已是当年出土文物的复制品,尤其是那些华丽又脆弱的丝织品。

主持:当时出土的丝织品特别的多是吧。

王岩:多啊,一共是,丝织衣物是600多件,光整匹的这个匹料都177匹。

主持人:哦,那是一摞一摞地堆在哪里。

王岩:两层呢,都在棺材里的一层一层地放着的。光那个尸体的两侧跟上面都是整匹的丝织匹料和袍料。明代的丝织是非常著名的,它特别是它的装花,这是装花,发展到很高的水平的。

王岩:对于丝织品的保护啊,到目前来说,不光是在国内,到国外,都没有一套科学的办法。当时的是,出土时候,大家当时看了纪录片可以看到,那个颜色很鲜艳的。它特别用那个金线,孔雀羽线,织锦装花,那很漂亮。但是出来以后呢,出土以后,由于咱当时没有很好的保存条件,你达不到那个恒温恒湿的条件。所以它风化得比较厉害。曾经出现什么问题呢,当时学习苏联,把丝织品上面刷一层那个有机玻璃,想着认为那个能够保护下来。实际上刷了以后呢,损坏得更厉害,它脆了,酥了。这都是,这都是教训啊。现在就是最原始的办法呢,就是放在那不动。

无正确保存方法 国宝损害严重

解说:保护的方式居然就是放着,其结果可想而知。从这两件服饰的原件和复制件的对比照片,不难看出它们的风采已经褪色了多少。更加糟糕的是,用来保存这些国宝的库房,居然就是一些普通的屋子。

王岩:咱们这个库房条件很差,就是一个普通库房,还漏风,像那个马王堆,建的博物馆,发掘了女尸以后是吧,建了一个恒温恒湿博物馆,它那都相对来说文物保存时间都长,咱这个没那个条件。这个从以后呢,特别是从我来到定陵以后,一直呼吁这事,一直呼吁,应该建立一个比较现代化的库房,可是一直没有。

主持人:也就是说这一批从定陵里头出来的丝织品,从1958年出来以后,到现在都是处在一种自然状态下。

王岩:如果你要是这地方出土这么大量的文物,保存不了,那是很大的损失。

文化大革命 定陵地宫惨遭破坏

解说:文物保存条件糟糕还只是问题的一小部分。众所周知,1958年以后,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地到来,直到1976年文革结束。在这近20年的风雨飘摇中,定陵和从中出土的文物,一直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1966年8月,荒唐而又辛酸的一幕终于发生了,死去将近400年的万历皇帝和孝靖、孝端两位皇后,被红卫兵小将们又安排了一次声势浩大的葬礼,而且还是新式的火葬。

王岩:文化大革命,把那个帝后的骨架,拿到就是这个陵前那个广场,进行一番批斗。就对着尸骨批斗。批斗以后,然后都烧掉了,这个当时没有阻止了,这是很可惜的。因为后来考所有搞修复室的同志,他们搞这个,雕塑泥塑的,他们技术很高。如果这个骨架保存好,保存好,保存下来的话,他会能把它复原起来。

主持人:对呀,我看到现在他,比如说那个颅骨只要基本上大体在,还不要全部在,就生前的那个相貌基本上都可以复原出来。

王岩:都可以复原出来。是这样,那是很可惜的,现在没有留下任何参考资料。

解说:万历帝后的尸骨被焚,记下了中国考古史上最为辛酸的一页。文革风暴中,不仅仅是这些“地主阶级的总头子”,就连当年发掘、保护他们的人们也遭到了殃及,于是继续发掘长陵的计划也没了下文。直至1976年尘埃落定,人们才逐渐想起这座唯一被挖开的皇帝陵墓,想起还有大批的文物依然没有整理。于是,定陵发掘二十多年后,它的考古报告才正式开始撰写。

发掘二十年后 定陵考古报告才撰写

主持人:您是哪一年进入这个定陵的这个工作的呢?

王岩:我是1979年,当时是夏鼐所长提出来要整理定陵发掘报告。

主持人:对,就定陵的发掘报告一直这么久就拖着的。

王岩:二十多年一直停着的。

主持人:然后做了几年呢?

王岩:这个做了五年多时间。五年多时间。由于这个村发掘结束以后啊,文物就直接入了库房,当时后来不是那个由于搞运动嘛,也没时间整理。所以这个一些基本的资料都没有做清理。我们来了以后就从头开始,根据当时他们发掘的赵其昌做的笔记,还有一些绘图,根据那个,把这个所有的出土文物,分门别类每一件都进行详细地清理。

解说:定陵发掘报告于1990年正式出版,但由于这次挖掘的特殊地位,以及它所经历的辛酸往事,人们并没有停止对定陵的讨论。相关的书籍和文章也陆续问世,然而,也许由于相隔时间过长,很多的说法都有失准确。年过七旬的庞中威看到这些情况,心里很不平静。他开始收集和整理资料,结合自己的回忆,写出《定陵发掘亲历记》一书,来指正一些不准确的说法。回想起来,老人也坦言,当年的这项工作确实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定陵地宫:红色年代中的特殊考古

主持人:挖这个皇帝陵啊,过去从来没有过经验,留下了很多的这种遗憾。您觉得主要的遗憾表现在哪些方面?

庞中威:你看,咱们开这石门怎么开的,也没有拍照下来,没记录。记录上头有很多遗憾。很多东西的,在第一时间里头都没有拍照片,连这个最最起码的条件我们都没有准备好。不要说别的,就说我们发掘定陵这些工人,参加者,连一个合影都没照了,你看看。你看你报告上没有啊。要按说,要按常规的这个规矩来说,参加定陵发掘的起码得有一个合影啊,这是个历史的见证啊,都没有啊。

主持人:这是一个遗憾。还有第二个遗憾呢。

庞中威:第二个遗憾呀,第二个遗憾就说呀。那时候的工作是特别粗,说实在的太粗了。说那时候的思想就是这样,说这个挖了以后呀,挺着急的,是吧,挖了以后,谁也不愿意一天在这地宫里跟这死人打交道,愿意早点回去。有这种想法。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尤其我这个算是一个半瓶子醋。别人我就不说了,是不是啊,只能说我自己,说现在回想起这个事来呀,追悔莫及呀,追悔莫及。要按现在的水平,我现在的水平,就是在那时候要做的话就不是这个程度了,

主持人:所以呀,实际上就等于这么轰轰烈烈,这么多文化,当时候的名人,这些当时候中国文化界的领袖人物,这么热情地张罗起来这个事情,但是在落实到北京市的时候,组织起来的这个发掘的队伍和发掘的工作,却是不够水平的。

庞中威:没错,我同意这个意见。

主持人:同意这个意见,就是应该说所有遗憾中间这是个最大的遗憾。

整个未能完成的十三陵发掘计划,如果来给它下个定义,只能说是一次处于红色年代中的特殊考古。它带有大跃进性质的盲目开发,和之后令人辛酸的遭遇,给一个单纯的考古工作掺入了过多的政治气息。也许是定陵发掘的伤痛和教训太深太重,现在有了“帝王陵墓一律不得发掘”的铁一般的规定。我想,就像历朝历代立下的规矩一样,出于对祖先、对自己和对后人的尊重,我们还是要暂且压抑一下那颗躁动的好奇心,让皇陵继续保持它们的神秘,也让悲剧不要再重演。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韩宵宵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