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景迁:耶鲁大学的汉学奇才
2010年11月03日 17:59 凤凰卫视 】 【打印共有评论0

主持人:我们读史景迁先生的史学著作,包括它的一些书评,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就像读文学作品,或者读散文一样。因为史先生能够把非常严谨的历史研究,用一种充满着激情的诗化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这同我们所说的那种学术性的规范文章好像不太一样,那么史先生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风格?

史先生:在我看来,这很自然。我并不想提出某些哲学的观点或立场,或对文章的风格提出形而上的见解。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史学并不是要让人费解,我总是尽可能用英文写作,因为这是我的母语。但在我看来,这些史料从中文翻译过来时,既可以保留分析性文字,又能将英文和中文的风格统一起来,从而使作品的文字比较优雅,这是我创作的一贯追求。这样的话,读者就能最大限度地获取作品中的信息,同时拥有一种美学的体验。

对于笔下的题材和人物,史景迁的视角总是非常独特。在仅有100余页的《王氏之死》中,他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中国农村的小故事:农妇王氏离开丈夫和贫穷的家与一个男人私奔了,由于没有出路,王氏无奈又回到家中,被她愤怒的丈夫掐死在破屋之内。在这个渺小到只有姓氏的农村妇女的悲剧背后,我们看到了诸如天灾,邪教、盗匪、饥荒乃致人吃人等等令人毛骨悚然的历史细节。史景迁似乎是把沉重的历史帷幕撩起一角,让我们看到了这厚厚的帷幕之后的苦难。

主持人:我们中国过去的历史教科书,包括我们很多的研究历史的学者,在一个很长的时期里,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东西,就是所有的历史是由细节构成的。自从我们中国翻译了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以后,很多国内搞历史研究的一些人,包括一些普通的读者,都觉得原来历史还有这样一种写法,所以我感觉在读您的著作的时候,您把历史中间一些看上去毫无关联的很多很多的细节,经过您这样一组织,把它们联系成一个网络以后,最后再推出一个结论,就觉得非常地引人入胜,让人一下感觉到历史是可以触摸的。

史先生:我很欣赏黄仁宇教授的作品。我认识他,我们曾在一起讨论过历史写作的问题。我觉得他的写法只是许多历史写作方式中比较坦率的一种。在写作那部晚明历史研究的作品中,他采用了一种多重叙事的方式,我对此也十分感兴趣。他以国家的视野,为历史撰述提供了一种更为广阔的视角。我也通常是以某个人物或某一类人物入手,来展现某个文化的概貌。我和黄教授进行过交流,发现彼此意气相投。他的作品是以多点透视的方法,将多个人物的故事结合起来展现事件的原貌。我的方法则是通过研究更少也更为具体的人物,来搭建精密的线索,从而深入挖掘历史事件的真实内涵。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王婷婷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