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青春易逝 唯美永恒

2011年12月05日 19:33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屈 菡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12月8日,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将在国家大剧院演出,这也是该剧自2004年首演以来的第200场纪念演出。几年来,青春版《牡丹亭》从我国台湾演到大陆,又演到国外,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一阵对美的惊叹和对传统的深思。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白先勇先生,听他讲自己与青春版《牡丹亭》一路走来的故事。通过这一成功个案,相信为我国文化走出去和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会带来一些有益启示。

至美则无碍

问:2006年,您曾应邀带青春版《牡丹亭》访美演出。昆曲更多表现的是内心的压抑,而不是大起大伏的外部冲突,外国人能否真正看懂呢?

答:其实,青春版《牡丹亭》整个戏就是一个“美”字和一个“情”字。不仅是男女之情,还有那种对于生命的启发,春天来了,对自己的生命、青春有一种感觉了,所以才有了游园、惊梦一系列的故事,非常抒情。这是昆曲和京剧、地方戏不同的地方,它表现的是一刹那间的感受,爱惜春天,怕自己年华消逝。西方也有抒情的唱腔,比如《蝴蝶夫人》中对过往爱情的追忆,这些是人性共通的。

在美国演出时,我有一点担心,比如,第一天有一折《寻梦》,半小时里一个人空台表演,想要抓住两千观众的心,叫他们不要动、不要闪神,这就是昆曲的魅力和演员的本事了。《寻梦》讲什么?讲她回想梦境时扑朔迷离的感受,少女怀春的情景,很幽微的情绪,还有非常细致的唱腔,结果美国观众看得目不转睛,完全被打动了。有好多剧评对这一折特别佩服,觉得居然会有这样的方式表现青春的萌动。

问:普通的外国观众看完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是否更多只是好奇?

答:起初是好奇,一来看就迷上了,这样的人很多,边拍手边说“Best、Outstanding、Official”,美国的、英国的、希腊的观众反映都一样的。我觉得昆曲的美学、艺术的确已经超越了文化、语言的阻隔。

问:有国外的评论把当年赴美演出比作是1930年梅兰芳那次访美演出。这两件演出成功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领头人非常有名气,您怎么看自己对青春版《牡丹亭》的影响?

答:我觉得,可能不光是名望的问题,还有态度和做事方式的原因。我们的团队对每一个小节都是要求最高的,请最好的师傅来教,最好的设计家、灯光师,什么都是最好的。我是制作人,什么都要亲自管,每一个环节我都要去注意,一点儿都放松不得。我想这是态度、制度问题,只有精雕细琢,一个精品才会呈现出来。比方说,一件演员衣服从设计到制作都是手绣的,我们戏里面有12个花神,每个花神服装上的花都不一样。

化缘苦乐事

问:在美国的首场演出之所以取得成功,和您之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分不开吧,给我们讲讲其中的故事吧!

答:对,好多工作!先说一下我做昆曲的两个大目标:第一我要走进校园,培养大量的学生观众,这点在国内做到了,我们三进北大,而且也去了国内20所大学演出。第二我要让外国观众了解、接受、尊敬我国艺术。到美国去演出,是我们第一次到外国,非同小可,成败不只关系这出戏的生命,还有昆曲的前途,所以我下了好大的功夫。

演出两个多月前,我就开始到处演讲,中文的、英文的,讲给那些美国观众听。他们有学习的热忱,想了解这么古老的一个剧种,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宣传,主要是通过媒体,像《旧金山时报》、《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这些主流的英文报纸,还包括上广播、电视。

演出是在加州大学进行的,我们就在加州大学开课,还请了老昆曲师傅和演员去讲座,告诉他们昆曲的表演方式、方法。即使在演出那一天,开场前的半个小时,剧场还设有导读,这一点我很欣赏,我们请专家来讲,今晚的演出该怎么看,好在哪里。那边没有送票的,一张都没有送,都是卖出去的。最高的是200美金一套。那三天,2200个座位满满的。那种场面很感动人,真的!看的时候静悄悄地、鸦雀无声,看完以后观众“哇哇”地欢呼。

问:听说在美国的时候,一些学者也是被您“鼓动”了,是吗?

答:有一群女教授像一大群“娘子军”在后面跟着我们,到处演讲。在美国、英国都是这样,男教授不好意思做这些,女教授做这些比较适合,拉学生啊,到处宣传啊,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李林德、朱宝雍。这些女教授起劲得很,也有文化使命感。

问:您之前说到为了去美国演出,募集了100万美金。那每次演出都需要去筹募资金吗?作为一个文化人,会不会有些心理障碍?

答:每次都有,很难开口的(笑)。我一辈子没问人要过钱,不需要嘛!我之前写作,是人家求我,现在怎么办?只能托钵化缘。要钱的时候最难,不好意思开口,数目也不小。一开始我们是真的很穷,一步一步地走,后来我们做出来,人家也看到了。真要感谢那些帮助我们的人,像台湾一个企业“台积电”,其中一位高层主管很喜欢昆曲,他是第一个赞助的,我永远记得他。

去美国那次的赞助是两个企业一家一半,那次很特别,是他们主动来帮我们的。去英国是文化部补助的,到了英国所有的费用由他们出,到希腊也是。

问:募集来的费用是不是需要算计着用?

答:这些钱当然要节省着花。我把所有剩下的钱最后都给演员,他们平日的薪水太微薄了,少得简直可怜,每个月不超过3000块。像在北大演出一晚上,大概3万块钱一场,有时最多到了5万块。每个人平均拿不到多少钱,几百块钱吧!有时我从外面募到呢,就多给他们一点,他们是最重要的,也最辛苦嘛。这些年总共募了多少钱呢,噢哟,算不完了,大概超过3000万块吧!说不完的苦,说不完的难处,不过也很幸运有这么多人来帮助!

[责任编辑:马靖雯] 标签:牡丹亭 青春版 演员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