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质朴自然:读孟建国《东篱诗探》

2011年08月08日 10:57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文言文与旧体诗一直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正宗,近代受西方文化影响,小说戏剧扶正,但旧体诗的伟大传统并未中断。毛泽东的诗词自不待说,鲁迅郁达夫,都在旧体诗创作上有不俗的表现。欣赏古体诗,我更愿意用东方式的美学术语:“绝”与“妙”,美以及美学都是西方概念,中国古代对作品的品味与鉴赏都用气韵生动、气象万千、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神品、妙品、绝品来评点。刚刚读到的孟建国古体诗选《东篱诗探》就让人感受到浓郁的东方情调。古人重实践,言必行,行必果,古典文学更让人感叹的是诗人们都是业余作者,吟诗作赋不是他们的正业,正业是治国平天下,是社会业绩;政治抱负无法实现或已实现,都寄情于文学,所谓诗言志,业余生活即精神生活;现代人开始发觉业余生活的可贵,古人早已为之。有公共知识,亦有个人知识;公共知识得之于学习,个人知识得之于体验,文学来自生活,具体说应该来自体验。《东篱诗探》相当多的篇章都是作者大半生行迹的写照,从凤翔泾阳到杨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字里行间透露出劳动的艰辛与充实。比如有关西府古城凤翔的《东湖巡礼》:“东湖春来早,风物尽焕然。一夜桃花雨,湖水碧如蓝。……风吹见鹅黄,雨打显嫩寒。”典型的比兴手法。但作者显然不是简单地借景抒情借古抒怀,打动作者的是自然景观、文化古迹背后的精神因素:“区区一签判,何来此情缘?为官无大小,事民见忠奸。有亭复有祠,人心常思贤。”

关中自古帝王州,渭河两岸尽是古文明的所在。在凤翔之后,作者赴东府名城泾阳上任,于1995年7月写下《减负歌》:“农人稍温饱,摊派接踵来。体小背负重,其苦亦何哀!……伤民筋骨者,骂者随影来。君看千年史,乱世英雄在。多为粮款重,揭竿起山寨。载覆有明训,事大莫轻率。”有点为民请命的意思,汉魏六朝的“风骨”贯穿其间。

孟建国毕业于西安交大机电专业,古典文学功力深厚,关键是趣味使然。文学的作用之一就是改变培养人的趣味,以至于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趣味。趣味有高低之分雅俗之别。在工具理性盛行的时代,人文情怀的缺失成为隐患。工科出身的孟建国笔下展示出曾经生活在关中渭河两岸的苏东坡、于右任等文化人的风采。如《梦东湖》:“雍山依稀湖水绕,一梦似烟到柳梢。……何日洗却汗尘手,春风湖上作渔樵。”苏东坡开凿的那湖清水以及岸边的翠柳已经成为西北干旱高原上的一道文化风景,也成为孟建国的精神家园。梦境即精神世界的自然流露,魂魄归依之所在。再如《读于右任传》:“牧羊少年风雨成,天涯亡命起沪淞。笔扫东南惊海内,剑决西北定浮云。元老草创勋业重,大师旷代书坛宗。关内名士知多少,才似先生有几人。”如此短章出神入化地勾勒出于右任大气磅礴的一生。

中国人不信宗教,天地君亲师就是人世间的神,所以亲情在中国有神性的味道,天地君亲师也接近了上帝。这本书最动人的诗篇莫过于《岐山下泪———哭父亲》、《永远的遗憾》等。作者生于农村,农村父亲的辛劳可谓刻骨铭心:“残冬暮春青黄断,寻食觅粮走陕甘。斩竹秦岭雨弥夜,采樵千山雪满天。风尘仆仆夜继日,只有清贫年复年。勤劳淳朴堪风范,忍辱负重牛一般。”这些力透纸背的细节让人想起朱自清的《背影》。亲情的另一大内容就是友情,也是古典诗歌的永恒主题,如写给自己助手的《赠玉民》:“记得泾河发世洪,岸边伴我浪掀舟。风雪搅天访贫苦,旱魃肆虐入田畴。事有危难同趋赴,身遇祸福同欢愁。”这种患难中的友情朴素自然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孟建国的家乡是陕西岐山,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凤鸣岐山,《封神演义》里的文王聚贤武王伐纣源于此,周公制礼源于此,《诗经》源于此,孔子梦见周公孜孜以求的圣地所在。笔者与孟建国同为岐山人,这块宝地的历史积淀与风土人情都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东西,阅读这本诗选,乡情与历史一下子就打动了我,厚重凝练、质朴自然是其最突出的艺术特征,也是当今古体诗创作的一大收获。

[责任编辑:陈书娣] 标签:孟建国 旧体诗 东湖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