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凤凰网文化 > 深度 > 正文
《红楼梦》八十回本残稿应是曹雪芹无奈选择

2011年03月16日 13:54
来源:艺术中国 作者:鉴印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我们不排除曹雪芹有写作《红楼梦》百十回本的成书计划(尽管初稿不叫红楼梦)。但经过一百多年后我们的考证探佚只能看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八十回本和程、高续写的后四十回的不同版本。曹雪芹《红楼梦》后四十回本相传是借人观阅赏玩时所失!令人生疑!十年著述,字字血泪,必观阅者颇多,缘何竟无一人一书一言之见证信息?我认为,曹雪芹完成《红楼梦》的可能性不大,这在第一回脂批中“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已经注明,毋庸质疑,这应该是曹雪芹未完成《红楼梦》最早,最可靠的原始记录,我们应该感谢以最早评点《红楼梦》而闻名的脂砚斋前辈。

我对曹雪芹未完成《红楼梦》全书的两种推断:

其一:写到八十回时,曹雪芹已是贫病交加,不久病故,故著述中断。

其二:曹雪芹厌恶仕途无意经济,一心著述红楼梦,从“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曹雪芹十年饱含辛酸血泪,而且冒着文字狱和株连家族生命的危险来痴心不改地坚持著述红楼梦,甚至不被家人和朋友理解。内心是十分痛苦的,“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没有一个人理解他著述的意义和思想,倾心于忘我的创作而缺少了维持写作的生活经济来源,不难想像他的心酸痛楚。不象我们现在某些作家,明星们在自由幸福的生活环境中抒发着自己有了快感就喊,过把隐就死的人生得意,还只叫嚷着“做名人难,做名女人更难”的辛苦。

从锦衣纨绔公子到半生潦倒书生,曹雪芹经历了温柔富贵之乡,更饱尝世态炎凉的贫贱,这样的人生历练造就了他博学而勤于思考,磨难就是修行“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才可堪当大任的优秀品质,必须以坚定的信念和意志著作一部书来抒发对这个世界的爱和恨。借“假语村言”而将自己真实思想隐藏其中而传播于后世。但现实是残酷无情的,贫困和疾病时刻在威胁曹雪芹的创作进程,书稿未成,生命将尽,十年辛苦,功亏一篑,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曹雪芹对自己的著述是极其认真严肃的,不肯敷衍成篇。曹雪芹不是“著述皆为稻粮谋”的小说家,他是具有历史责任的有才华和智慧的伟大作家。他应该有办法解决写作与人生中的困境。我们应该感谢脂砚斋为我们注明的一句话“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就是说曹雪芹不是突然意外地死亡,而是因为流泪太多至于净尽而使生命逐渐枯竭的。在他生命将尽,著述未成的情况下,他应该清醒自己倾注一生辛酸泪的小说还未完成,在最后的日子里他会在八十回残稿中尽量使其近于完美,少留遗憾。我认为曹雪芹已经做到了在八十回本的著作中已经完全注入了他的全部思想和立意。

我的结论不是瞎猜出来的,通过仔细品读第一回,第五回,第七十八回,这三回和其他章回不同寻常,比较特殊,奇特的文笔情节用意凸显艺术加工痕迹。透露出曹雪芹成书在胸浓笔重墨充实、完善八十回内容,提前结束写作的有意安排。书虽未成,表面上留有缺憾,但全书的整体构思,立意,气韵已经完全贯通。八十回残篇遗著虽然不免遗憾,但给后人留下的是悬念和不尽的思考,言虽断而情未断,书未成而意已成,这岂不是禅之妙用吗?在我们看完八十回后,如能引起我们对书中人物命运结局的关怀,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这不正是曹雪芹的写作的目的和《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和思想价值所在吗?

下面是我对作者在对第一回,第五回,第七十八回特殊章节的简要分析如下:

在第一回,作者就明确申明了自己的写作宗旨,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表面上看来作者是在宣扬佛教的万事归空古今一梦,“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隐藏其真实思想。“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虽然曹雪芹尽情描写了百十来位个性分明的别样女子,都是些女儿风月,红袖啼痕。切不要忘了更有作者这样的“情痴”他的未竟的志愿或未完成的著述抱恨绵长无期。《红楼梦》绝非是描写“红袖啼痕”“家庭闺阁琐事,可适趣解闷”的闲书,“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更在意后人理解他的政治理想!理解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他绝对不是一位宣泄个人恩怨“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的小说家,而是身处中国封建社会对人生、社会、文化进行反思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的文学巨匠。

在第五回,预示交代了全书的大结局。

以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巧示天机的神话形式隐喻暗示了书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归宿和总揽全书苍凉感人的悲剧定局。

在第七十八回,以芙蓉女儿泪为全书最为华美壮丽的诗赋把全书推向了高潮,

通过对八十回本进行认真品读,雪芹的思想,立意,该写的都写了,该说的都已说了,看似文雅平缓不涉时政的故事情节实则压抑着强烈的愤慨和炽热的感情,字里行间已经使我们感受得到震撼和沉思。曹雪芹难道是为自己的家事不幸哀伤悲叹和怀才不遇而伤时骂世吗?曹雪芹明确写到“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虽然曹雪芹感慨个人的政治报复无法施展是其著述的一个因缘,但从他的个案充分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仁人志士抑郁埋没,昏君贪官骄逸横行,要么同流合污,要么自净其身的无可奈何的社会现实。“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难道这是曹雪芹关心个人的身前身后事吗?难道就是让后人为自己竖碑立传吗?绝对不是,这里的“身前身后事”就是要控诉憎恨这个被道德礼仪粉饰,实际虚假荒淫腐朽,是非颠倒,假恶丑横行,真善美遭受污苟的不合理的黑暗人间。看破了“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周而复始肮脏不堪的封建社会,他要追求的是人间的一方净土“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是对人世间民主,自由,平等的追求和对“真、善、美”的呼唤!

后四十回或二十八回(周汝昌先生有一百零八回之说)不管怎样写都是结尾与收场都逃不脱“树倒猢狲散”,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悲剧结局已在第一、第五回注明无庸赘续,写成喜剧大团圆即不符合曹雪芹本意,也不符合封建社会的“成则王侯败则贼”“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周期规律。悲剧的意义就是将美好的东西粉碎了给人看,使人产生惊醒和震撼,如何完成《红楼梦》,曹雪芹为后人留下了思考,探讨的最大空间,命运无常,世事未了,悲金悼玉,情恩难偿,因缘相继,何处收场,山高途穷,路在何方,巨著残局,警世绝唱!一部残稿可能成就了《红楼梦》。也可以说《红楼梦》八十回本是曹雪芹的无奈选择和最终遗稿。

程、高续写的后四十虽然为《红楼梦》的全璧流传做出了贡献,但是歪曲误导了曹雪芹内在的进步思想也是为害不浅,但后人不管如何续写《红楼梦》,不但不能超过曹雪芹的艺术才华深刻思想,反而局限甚至破坏了曹雪芹在八十回所营造的艺术高度和思想境界,以至劳而无功,不获认同,但愿让我们尊重,珍惜,细细品位,深入解读八十回本的《红楼梦》吧,时代已久远,我们今天不可能摹拟出曹公的文笔意韵,不必再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了,如有那份才华,不如写一部新时代的“红楼梦”或什么著作更有价值和意义!

[责任编辑:马靖雯]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