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凤凰网文化 > 人物 > 周海婴逝世 > 正文
最后告别周海婴:鲁迅之子 堂堂正正之人

2011年04月11日 18:18
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呂美静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萧军的女婿《北京工人》杂志社主编王建中先生神情凝重

凤凰网文化讯 核心提示:4月11日上午,数以千计的人们来到八宝山出席周海婴先生追悼会。作家、革命家萧军的女婿《北京工人》杂志社主编王建中先生说,“又一位维护鲁迅精神的战士逝去了。”80岁的北大学者谢龙特别赋诗一首,表示深切哀悼。周老之子周令飞说,“虽然他曾经对顶着鲁迅儿子的头衔倍感压力,但他还是认真处事,待人宽厚,最后真正做了堂堂正正的人。”

佩戴毛主席印章者称鲁迅精神一直激励人们

4月11日上午,数以千计的人们来到八宝山出席周海婴先生追悼会。他们是亲朋好友及敬重鲁迅精神的人们,他们来到此地,与周老做最后的告别。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的水晶罩里,海婴先生的两条浓墨般的眉毛令人印象深刻。

“要说的话太多,”作家、革命家萧军的女婿《北京工人》杂志社主编王建中先生叹气,“又一位维护鲁迅精神的战士逝去了,但我们不怕沉渣地浮起,”他说,“今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也是萧红诞辰100周年,我们正在策划。”

“我们永远怀念周海婴先生,呼唤现代社会的鲁迅精神”,一位杨先生身穿迷彩服,头发花白,胸前有个印章,上面有七个字“永远忠于毛主席”。“从我们那个年代开始,鲁迅精神就一直激励着人们,尤其是近来中学课本对于鲁迅文章的削减,我们更加感到愤愤不平。”

北大学者谢龙:一个没打通的电话成了无法弥补的终生遗憾

“泣别海婴哥,盼来日九泉之下再晤谈!”周海婴先生的上海童年玩伴、80岁的北大学者谢龙特别赋诗一首,表示深切哀悼,“幼儿相依上海缘,亲睹残酷珍婴泣,坦诚宽容履仁义,母校坎坷与兄合、许姨百岁促捷悟,镜匣人间显博旅,床前晤谈铭终生。”诗中真实地再现了1941年12月15日凌晨住在海婴先生家的谢龙先生,一起亲眼目睹许广平被日本宪兵逮捕的悲惨情景,“我最最感受深刻的是,海婴与我母亲的感情比亲生母子更亲,就是在那时许姨被抓,母亲收养海婴的日子形成的深情。”

“我最最后悔的是春节期间给海婴的问候电话没打通,”白发苍苍的谢老先生总在重复这句话,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光,“我去年去医院看他的时候还好好的,就大意了,以为他能复原了,”一个没打通的电话成了老人无法弥补的终生遗憾,也许正像老人诗中所说“盼来日九泉之下再晤谈”了。

谢老回忆,海婴先生做事非常认真,许广平诞辰100周年时,“海婴找我一一核对许姨的阴历和阳历的生日,海婴要找亲历者证实才算”;海婴先生做事非常自主,不会为自己是文学家之后的巨大名头所束缚,“一生认真地从事理学、无线电、摄影”;海婴先生做人低调,处事宽厚,“从不张扬自己伟人之子的身份,对待所有人都非常亲切,”所有谢老先生也向海婴先生的子女提议,不仅要纪念鲁迅精神,也要纪念海婴的精神。

逝者已矣 生者犹在

下午2点左右,十几个工作人员一起烧掉了50个花圈,为周老做最后的祭奠。周令飞冲着所有的来访者深深鞠躬,感谢大家今天的来访,他说,“我父亲一生最重要最值得怀念的是求真的精神,虽然他曾经对顶着鲁迅儿子的头衔倍感压力,但他还是认真处事,待人宽厚,最后真正做了堂堂正正的人。”

随着时间推进,追悼会现场的人们都退去,夕阳西下,怀缅周老的哭声渐渐沉寂,散去的人群使得广场变得安静,只有园丁在大厅礼堂的广场上浇花。在他身后,也在我们身后,透明的礼堂玻璃被轻轻关上。(吕美静)

[责任编辑:陈书娣]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